•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海外网评:避开“野鸡大学”招生陷阱,靠什么?

发布时间:2019-06-2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新华网.jpg

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成了广大考生与家长最关心的事。17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随后,一份涉及全国392所“野鸡大学”的名单在网络流传,涉及全国多个省市,引起各地媒体关注。

所谓“野鸡大学”,就是虚假、冒牌、骗人的虚假大学,这些有名无实的“空壳院校”根本开不了学,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相近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除此之外,名不副实造成的招生乱象,恐怕更令考生与家长头疼。前段时间,“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涉嫌招生欺诈”一事就曾引发舆论关注。确有其校、但招生名目混杂导致的纠纷更具隐蔽性,也更为复杂。有时直至毕业拿不到预期的学历文凭,学生与家长才追悔当初不能明辨其中关窍。

面对高招迷局,很多学生与家长最关心的恐怕还是文凭的含金量。对此,我们难以抛开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去苛责学生与家长在报考过程中心存的功利意识。但是,不少院校正是看准了学生与家长的这种心理,才在院系、专业设置与学历颁发等环节动起了攀附大学名号、巧立名目的歪脑筋;近年来风行的高校改名趋势,多少也有迎合的意味。

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大势所趋,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现象,考生与家长如何择校?校方又该如何准确地把握自我定位?有关部门如何分门别类地对各类高校进行管理?……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对考生和家长而言,择校有的放矢,首先是要清楚学生的学力。模拟考试成绩排名、考后估分以及正规途径公开的近年录取分数线都是重要的参考。避免盲目择校,合理的自我评价是基础。同时也要及时、广泛了解高招动向,注意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社交媒体乃至考生和考生家长圈子里流传的所谓“内部消息”、“独家渠道”,很可能只是招生诈骗陷阱的诱饵。最后,求学深造路上心态的调整也应与时俱进。就业市场对于优秀蓝领的肯定,已在逐渐打破人们对于大学文凭敲门砖作用的过分迷信。走向社会,文凭和能力哪个更重要并非绝对,而学到真本事,也不必挤在考进大学这一座独木桥上。

对于院校而言,吸引生源的关键还是要有办好教育的硬底子——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科研能力、就业创业帮扶力度等等方面真的有拿得出手的实力,想必学生必将纷至沓来。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更是迟早要被揭穿的,到时毁了学校的名声就难以挽回了。同时,社会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也对差异化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办学资质上与大学标准不匹配的院校,不如沉下心来搞好职业、技术、培训等类型的教育,未来也自有一番大前途。

杜绝“野鸡大学”的出现,更需要多部门形成合力,共同监管。教育部门对其办学行为进行审查,发现违规招生屡教不改的,可以吊销办学许可证;工商部门可以对其虚假宣传的广告进行查处,并加大处罚力度;公安部门对欺诈招生行为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坚决立案查处。惩罚之外,在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今天,有关部门更应该鼓励不同层级、不同形式的办学模式百花齐放。自上而下的引导,相信会对社会上轻视职业技术类高等教育的风向,起到潜移默化的纠偏作用。(海外网评论员 吴正丹)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海外网评:避开“野鸡大学”招生陷阱,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