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今年最牛融资诞生:同光股份融了15亿
发布时间:2024-02-0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河北,今年最牛融资诞生:同光股份融了15亿)
河北最新一个独角兽诞生了。
投资界获悉,本周,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光股份”)宣布完成15亿元F轮融资,由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领投,保定高新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河北产投战新产业发展中心联合投资。
印象中,这是河北罕见的一笔半导体超级融资,而且出现了本土VC之王深创投的身影。
看似名不见经传的同光股份,源于一位57岁的连续创业者郑清超,他在2012年闯入碳化硅赛道,成立了同光股份。过去11年,同光股份拿下了至少9轮融资,集结了国投创业、昆仑万维、CPE源峰、银河源汇、联新资本、云晖资本、梵宇资本、浩澜资本、北汽产投、红马资本、汇川技术等一支投资人队伍。
由此望去,正是国内第三代半导体融资火爆的一幕。
57岁创始人掌舵
“最难时把媳妇的项链都卖了”
‘同光股份的故事,始于郑清超。
1966年出生,郑清超大学毕业曾有一段南下珠海创业的经历。直到2000年,他回到河北保定,重新成立公司涉足节电环保业务。
正因如此,郑清超得以经常与半导体材料行业打交道。那是2011年,郑清超初次接触到碳化硅这一种新兴材料,彼时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刚起步,在民用领域尚属空白。
在当时,国内大多数关键电子元器件都要高价从国外进口,“一只国产晶闸管1000多元,进口的要6000多元,但因为国外产品性能好,只好咬牙花高价进口。”郑清超曾在《河北日报》的采访中回忆,“不能总跟在人家后面跑,不如自己干,弯道超车的机遇就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于是在2012年,郑清超一头扎进了碳化硅赛道中,在保定正式创立同光晶体,即同光股份的前身。随后,同光晶体又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一同成立了SiC单晶材料与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并在公司设立了院士工作站,成功引进李树深、夏建白、郑厚植等一批院士专家。
创业维艰。因为是从零起步,研发团队在前期遇到了不小的挑战,试制的晶体在多个指标上都不合格。在《河北日报》的报道中,郑清超曾感慨道:“几年里投入高达5亿多元,真是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最困难的时候把媳妇的项链都卖了。”
转机出现在2014年,同光晶体自主研发的4英寸碳化硅晶片“出炉”,并于次年量产;紧接着,同光晶体又研制出6英寸高纯半绝缘型碳化硅单晶,与中电科下属研究所合作,成功应用在5G基站建设中。
今年4月,同光8英寸导电型碳化硅晶体样品已经出炉,预计年底可实现小批量生产,可应用在电动汽车领域,大幅提升续航能力。
与此同时,同光晶体也向IPO发起冲刺。工商信息显示,同光晶体在2021年12月,将企业名称变更为“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据中国证监会披露,华泰联合证券发布了关于河北同光半导体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这意味着,埋头干了11年后,郑清超与同光股份即将走到IPO大门。’
11年融资9轮
一只从保定崛起的独角兽
一路走来,同光股份身后集结了一支投资人队伍。
时间回到2020年12月,同光股份在同一月内相继完成两轮融资,其中A轮投资方为国投创业,B轮则由昆仑万维独家投资。
在国投创业看来,伴随5G、电动汽车等行业的发展,碳化硅行业相关企业将迎来快速成长机会。同光股份在第三代半导体衬底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及人才储备,有助于加快国产化替代,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此后,一众VC/PE纷至沓来。2021年1月,同光股份宣布完成C轮融资,由CPE源峰领投。彼时,CPE源峰投资负责人分享了出手逻辑:国内的新兴技术国产化替代进程持续提速,在诸多新技术中,具备广泛应用场景的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已经成为产业链下游客户、产业资本、各地方政府关注焦点。无论从市场层面还是从政策层面碳化硅市场前景广阔,具备长期确定性的增长趋势。
时隔一个月,同光股份又迅速完成C+轮融资,由银河源汇领投。而在同年5月,同光股份宣布获得D轮融资,由联新资本领投,云晖资本、梵宇资本、浩澜资本、北汽产业投资基金联合投资。
作为领投方,联新资本认为,受益于技术进步及5G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下游需求行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已进入成长期,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已展开。同光股份位于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材料环节,在碳化硅衬底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与丰富的量产经验。“我们对中国企业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构建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优势充满信心,对国内优秀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重塑半导体产业格局充满期待。”
很快,同光股份又在同年7月获数亿元新一轮融资,红马资本参与,其他投资方包括汇川技术、CPE源峰、南京南创、上海联新、上海军民融合产业基金等机构。就连保定本地的汽车巨头长城汽车也来了同光股份在2021年12月,宣布与长城汽车、保定市产业引导发展集团以及钧犀资本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将由长城汽车领投,保定产发及钧犀资本联合投资数亿元入股同光股份。
回望同光股份的成长之路,离不开这座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保定。
此前郑清超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曾表示,企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检测平台”的优势。他所说的平台,便是由保定市政府、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和同光股份联合出资建设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检测平台。
如今,保定正在发力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地。作为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河北省唯一“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保定近年来聚焦第三代半导体衬底、外延、设计、芯片、封测、应用等领域,全面打造“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应用市场+政策支撑”完整产业链,坐拥中创燕园、蜂巢易创、涿州方方电子等一批重点企业。
今年9月,河北省印发《关于支持保定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支持保定高新区、经开区,以及莲池区、竞秀区等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提升综合发展能级,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光伏、汽车电子等产业,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能源电子产业集群。
随着同光股份奔赴IPO,保定的半导体版图无疑将迎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换道超车
城市血拼第三代半导体
同光股份的崛起,恰似第三代半导体爆发的一抹缩影。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在今年7月,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38亿元A轮股权融资,一举创下国内第三代半导体融资规模历史之最,而投资方阵容震撼
光谷金控、浙江国改基金、中平资本、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基金、中金资本旗下基金(中金上汽、中金瑞为、中金知行、中金启合)、海通并购基金、国元金控集团旗下基金(国元股权、国元基金、国元创新)、鲁信创投、东风资产、建信信托、十月资本、华安嘉业、中互智云、宝樾启承、云岫资本等29家投资机构,蔚为壮观。
时间线再向前推移,今年2月,广东天域半导体获约12亿人民币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国比利时基金、广东粤科投、南昌产业投资集团、嘉元科技、招商资本、乾创资本等。同时,天域半导体已进行上市辅导备案,正向IPO发起冲击。
同一月,天科合达也宣布完成Pre-IPO轮融资,京铭资本体系京铭鸿瑞产业基金、历金铭科产业基金、青岛汇铸英才产业基金等三支基金参与本轮融资,其他投资人包括国内多家投资机构。成立于2006年9月的天科合达,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晶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放眼望去,第三代半导体一个个独角兽崛起背后,一场城市间的新兴产业争夺战正拉开帷幕。
犹记得2022年底,香港特区政府发表《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当中具体列举了半导体芯片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强调了香港要发展的是第三代芯片,尤其是基于氮化镓的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产业。
而早在2016年9月,中国第三代半导体南方基地便在广东东莞启动。在“东莞市发展半导体战略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中,东莞市目标到2025年实现半导体产业收入超800亿,并将“第三代半导体突破工程”列为行动计划重点工程的第一项。
来到今年5月,北京顺义区则面向全球推介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蓝图,明确指出顺义区要“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建设工艺、封装和检测等共性技术平台,打造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高地”。
为何都剑指第三代半导体?
正所谓“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产业”,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凭借高频、高效、耐高压、耐高温、抗辐射等优越的性能脱颖而出,在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高速列车、智能电网、新型显示、通信传感等领域风生水起,并逐渐进入产业化加速放量阶段。
加之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爆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由此驶入发展快车道,成为了各大省市争夺的热门新赛道。正如多位投资人不约而同地表达一致看法第三代半导体承载着我们半导体产业换道超车的希望。
一个产业改变一座城,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如今第三代半导体正当风头强劲,又一个属于城市“逆天改命”的机会摆在了大家面前。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河北,今年最牛融资诞生:同光股份融了1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