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世卫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进行病毒溯源,应有全球视角

发布时间:2021-09-2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环球时报》专访中国-世卫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进行病毒溯源,应有全球视角

  一味将溯源问题政治化,对推进真正的病毒溯源研究没有任何益处

  环球时报:美国总统拜登要求美国情报机构在90天内确认病毒是否来自实验室,并要求对中国进行第二轮调查,您如何看待拜登安排情报机构调查这一科学问题?您对于美方呼吁对中国再来一轮调查怎么看?

  梁万年:我认为美国通过情报机构开展的这项调查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我想强调,病毒溯源研究归根到底是一个科学问题,在哪个地方开展什么样的研究活动都是要依据科学线索和科学证据的,应该由科学家主导。一味将溯源问题政治化,对真正的病毒溯源研究的推进没有任何益处。希望国际社会真正将新冠病毒溯源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摆脱政治干扰,积极稳妥推动在全球多国多地范围内持续开展溯源,加强各国溯源科研合作交流,尽最大努力预防动物和人类再次感染类似病毒。

  环球时报:我们注意到,美国等一些国家声称“联合专家组在联合研究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无法获取原始数据,也无法接触想见的人”。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吗?对于近期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提到希望中方能够更加透明,提供更多原始数据,您作为专家组中方负责人,如何回应?

  梁万年:针对特别需要关注的174例早期病例原始数据库,中方在武汉现场向世卫专家组逐条进行了展示,只是出于保护患者个人隐私的考虑,在未经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未同意外方专家拍摄或拷贝原始数据。外方专家后来多次在新闻发布会等公开场合表示这是国际惯例,他们充分理解。

  在现场,面对174例早期病例的原始数据,中外专家共同确定分析思路,制定分析方案,分析研究结果,共同对结果进行解释。中外专家充分运用数据,对174例早期病例进行了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口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并从病例的接触史、旅行史以及聚集性病例等多维度进行了透彻翔实的分析,还在研究过程中充分探讨。

  可以说,研究结果是外方专家深度参与、充分认可的。完整的数据分析结果在已经发布的《世卫组织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世卫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告》中有充分体现,围绕174例早期病例的研究分析报告就有很多页,包括图表和具体的数据分析。

  环球时报:8月2日,美国国会众院外委会共和党首席成员麦考尔发布报告称,有充分证据表明新冠病毒于2019年9月前从武汉病毒研究所泄漏。该研究所在中美政府资助、美专家指导下,开展病毒增益研究(gain of function,GOF)。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对于“实验室泄漏”阴谋论各个版本的发酵,您想强调什么?

  梁万年:据我了解,美国的这份报告是不符合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实际情况的。今年1月份,世卫组织-中国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专家组跟武汉病毒研究所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也去武汉病毒研究所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交流了他们在蝙蝠冠状病毒方面的研究及其他先进的研究项目。武汉病毒研究所没有做过让病毒毒性增强的功能增益研究。

  据了解,武汉病毒研究所在2019年12月30日之前,没有接触、保藏或研究过新冠病毒;从来没有设计、制造或泄漏新冠病毒;迄今为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职工和研究生保持新冠病毒“零感染”。联合专家组对于实验室泄漏这条引入途径的结论是“极不可能”。

  环球时报:在此前国新办的发布会上,您提到“我们不排除有新的证据出现,有些国家认为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调查研究,那么应该在武汉病毒研究所之外没有接受过调查的实验室进行”。

  近段时间,中国外交部不断呼吁美国应回应四大问题,解释涉及早期病例、德特里克堡实验室、军运会和电子烟肺炎相关谜团,您是否认为美国这些谜团有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必要?

  梁万年:对于这些谜团的具体细节我不了解。但是我想,病毒溯源问题是科学问题,科学工作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的,如果有证据出现就有必要开展调查,这个原则应该是全球各个国家都共同遵循的。

  去年7月,世卫组织先遣组来华确定新冠病毒溯源中国部分的工作任务大纲。那时我们就形成了共识:溯源工作是一个科学的工作,这项工作非常复杂,可能不是短期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继续努力,需要有序有效开展,需要全球合作。做好溯源工作,不能把眼光聚焦在某地或某个时间,应该是全球视角,在全球协同下,有重点、有部署地推进。

  下一阶段研究应在多个报告早期样本阳性的国家和地区开展

  环球时报:随着多国科学家对新冠病毒溯源的持续研究,已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全球多地的出现时间可能早于我们先前的已知时间。您认为这些研究对于接下来的溯源调查有何启示?

  梁万年:我们向世卫组织建议第二阶段溯源工作应建立在第一阶段的研究基础上公平公正地开展,各国之间应加强交流合作,以科学家为主体、以证据为基础开展科学溯源研究。

  在中国的第一阶段溯源的科学发现为推进在其他国家开展类似的溯源工作提供了研究基础。中国的建议书就全球框架下的下一阶段研究范围、有关研究的主要指导原则以及预期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描述。

  随着各国科学家对新冠病毒的持续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武汉可能不是新冠病毒突破界面的第一现场,中国建议世卫组织对已发表的更早期可疑病例、动物及环境研究发现的更早期证据等进行综述分析,确定现有证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还要组织专家对新冠病毒进化和全球病毒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深度评估,判断新冠病毒是否存在人工合成可能。

  下一阶段研究应参考中国溯源研究时使用的研究框架和方法,对报告2019年年底前的污水、血清、人类或动物组织/拭子和其他样本检测显示SARS-CoV-2(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给新冠病毒的正式命名——编者注)阳性结果的国家和地区开展研究,以进一步了解病毒在当地的起源和可能的人与人之间传染状况。

  为确保相关研究的延续性,全球专家组应充分考虑第一阶段溯源研究专家的参与,以支持对该流行病的疑似起源开展联合研究。

  环球时报:近日,9名科学家发表学术报告称,武汉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在疫情之前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客运和货运航班。其中,很多东南亚航班的出发地同时具有菊头蝠、穿山甲和已知类新冠病毒。世卫组织的报告也指出,通过冷链/食物引入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武汉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就具有通过冷链引入新冠病毒的重大风险。请问您如何评估这个重大风险?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世卫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进行病毒溯源,应有全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