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大模型驱动B端C端商业变革 多重挑战仍待突破

发布时间:2024-04-2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年初ChatGPT走红后,国内AI大模型建设潮起,如今经过半年多的快速发展后,大模型商业化显著提速,一方面相关应用渐次出现,正带动消费电子等行业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另一方面部分面向C端(消费者端)的应用已开始收费,此外,大模型对B端(企业商家端)的渗透也正不断加深,相关企业数字化业务快速发展。

多位AI领域专家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AI大模型发展仍存在多重挑战,主要表现为,第一,大模型逻辑思维链能力不强;第二,大模型会出现幻觉,即不知道知识边界,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三,大模型应用面市后,如何与原设备软硬件实现较好融合的问题待解;第四,大模型训练、推理成本依然很高。

增厚企业业绩

大模型如何商业变现,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从面向的领域来看,AI领域从业人士告诉记者,B端行业方面从年初开始已逐步实现商业化,但这些业务的收入多体现在企业原有业务中,并没有单独拆分或列出来自大模型方面的收入。

“比如百度,年初推出文心大模型后,百度云业务便新增了一种服务模式,即‘模型即服务’的模式,也就是B端企业向百度采购大模型相关服务,此前仅有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运营服务)三种模式,目前整个云业务处于良好增长态势。”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百度的情况发生在整个云计算行业。以华为为例,2022年,华为云首次披露营收,全年实现收入453亿元,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华为云实现收入241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收入的一半。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便曾一语道破大模型对云计算行业的影响:真正的AI时代,新的应用会基于大模型来开发,就像十几年前各种基于安卓、iOS的应用大量涌现一样,大模型会彻底改变云计算的游戏规则。过去,云计算主要卖算力,看速度、看存储,今天,客户购买云服务,是要看框架好不好、模型好不好,而不是仅仅看算力怎么样。

据了解,当前还有不少企业将大模型的产品及服务集成到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中整体对外销售,赋能企业、行业数智化转型,所以这部分由AI大模型所牵引的收入也没有在企业财报中单独显示,而是体现在企业政企业务中等。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对数智化转型意愿较强,主要是他们看到了这类智能化解决方案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从目前企业披露的信息来看,华为、联想集团等企业数字化(政企)业务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表示,AI大模型、数智政府、智能制造、数智营销、数字金融、ICT和算力是数实融合的六大应用,AI大模型对于推动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驱动行业发展

不仅B端,大模型在C端方面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具体表现在相关应用不断出现,驱动行业开启新一轮发展周期,同时部分C端大模型应用已开始收费。

以消费电子行业为例,目前几乎所有主流手机品牌厂商都在加大对AI大模型的投入,且vivo、华为等企业已推出相关应用。

11月1日,vivo最新发布蓝心大模型矩阵,包含覆盖十亿、百亿、千亿三个参数量级的五款vivo自研大模型。其中,10亿模型是主要面向端侧场景打造的专业文本大模型,具备本地化文本总结、摘要等能力;70亿模型是面向手机打造的端云两用模型,具有语言理解、文本创作能力;700亿模型是面向云端服务的主力模型,1300亿、1750亿模型也将在更复杂的场景中提供智能服务。

vivo副总裁、OS产品副总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vivo在AI领域布局近六年,每年投入20亿~30亿元,目前累计投入金额已超200亿元,未来仍将坚定不移加大AI领域投入。

苹果CEO库克近日在苹果电话会议中也坦言,目前苹果不少产品已用到了AI技术,苹果正将相当多的资金投入至生成式AI领域,后续消费者将逐步看到产品进步。

此前,今年8月,华为率先打响了手机AI大模型应用第一枪,宣布手机系统接入盘古大模型,开启内置大模型的语音助手小艺的众测,还发布了内置AI大模型的新机华为Mate 60系列。

不久后,小米董事长雷军也宣布,小米全面拥抱AI大模型,并表示目前手机端侧的大模型已经初步跑通,小爱同学也升级了AI大模型并开启邀请测试。

10月11日,OPPO宣布基于其自主训练的安第斯大模型打造的新小布助手1.0 Beta版尝鲜体验正式开启,升级后的小布助手将具备AI大模型能力。

10月26日,荣耀CEO赵明官宣新机荣耀Magic6将会搭载全新骁龙8Gen3 AI芯片以及荣耀自研的70亿端侧AI大模型。

“AIGC是我从事手机行业多年来,看到的最让我兴奋的技术创新,未来,它会对我们的移动生活体验带来革命性、颠覆性变化,这是一个长期、确定的发展方向,短期大家(同行)都还在摸索,但值得长期投入,OPPO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投入。”OPPO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未来,AI大模型将具备颠覆式能力,一定会改变人们对手机的定义,具备AI大模型能力的手机,将成为个人的超级助理,也是未来的智能体。”周围对记者表示,“AI大模型将驱动手机行业新一轮换机潮,而这波换机潮可能出现在明年。”

产业链闻风而动

纵深角度来看,随着终端品牌厂商宣布全面拥抱AI大模型,上游芯片厂商也已快速跟进。

11月6日,联发科发布旗下AI旗舰芯片天玑9300,最高支持终端运行330亿参数大模型。联发科董事、总经理陈冠州表示,随着全面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联发科致力于推动生成式AI创新应用的普及,赋能千行百业。

10月25日,高通也曾推出第三代骁龙8旗舰移动平台,能够在终端侧运行100亿参数模型。同期,高通还推出了面向PC打造的计算处理器骁龙X Elite。

另外,由于搭载了AI大模型的手机,将显著增加手机对内存的需求,相关因素影响下,下游存储产品今年第四季度起已涨价。

vivo AI解决方案中心总监谢伟钦透露,要运转一个10亿规模大模型至少需要1G内存,70亿模型需要4G内存,130亿模型目前需要超过7G内存,这对手机存储空间、耗电量等方面都带来很大的技术挑战,也意味着手机内存等将迎来升级潮。

Trend 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自第四季度起DRAM(内存)与NAND Flash(闪存)均价开始全面上涨,以DRAM来看,预估第四季度合约价季涨幅约3%~8%,NAND Flash第四季度合约价全面起涨,涨幅约8%~13%。

除手机外, PC(个人电脑)领域也有望迎来一波新的发展周期。群智咨询等多家机构预计,2024年将成为AI PC规模性出货的元年,兼容AI PC市场在2025年和2026年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东方证券分析,PC换机周期一般为4~5年。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PC处于消费热潮,预计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大量PC将批量面临更换周期,从而引发新一轮换机潮。

尽管vivo等手机厂商已推出了蓝心千询(APP)、蓝心小V等大模型应用,但目前均免费。vivo称,生成式AI应用作为新生事物,发展初期需要更多人来使用,才能让它迭代得更好、更智能。这意味着,随着AI大模型C端应用的持续落地,部分企业并非直接通过大模型收费方式实现商业变现,而是将通过侧面驱动行业换机潮来实现商业闭环。

当然,也有一部分C端生成式AI应用已启动收费模式,如百度近日推出文心一言专业版,定价59.9元每月,连续包月价格为49.9元每月,但基础版继续免费。至于这背后收费的逻辑,据悉,文心4.0推理成本上升10倍,百度旨在通过收费模式回收少量的成本以此支持未来大模型的可持续发展。

推理成本即模型“思考”并“输出”一次所需的成本,一般参数规模越大,需要的计算量越大,计算成本就越高。

此前,生成式AI应用“妙鸭相机”推出第一天便向用户收费9.9元。

多重挑战待突破

尽管AI大模型发展趋势已定,前景明朗,但当前仍存在多重挑战,需要行业企业正视和共同突围。

周围认为,今天的大模型还存在两个问题,逻辑思维链能力不强与出现幻觉。对于逻辑能力的难题,周围指出,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建设和突破,vivo正在寻找科学家和行业解决方案;至于幻觉则需要从算法层面不断优化。

“首先要告诉大模型,你是专家级还是小白级的定义,这是下一代GPT需要解决的;第二需要告知大模型数据库的截止时间。我把这两个挑战都归因为如今大模型较大的缺陷。”周围强调,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大模型一无是处,其依然是一个至少容纳了2.5个国家级图书馆藏书知识量的载体,假如认为现在自研大模型还是一个初中生,希望到一年后可以实现高中生甚至大学生的水平。

有行业人士指出,要做好大模型体验,优化“幻觉”问题,数据清洗是一道关键能力,但目前诸如搜索引擎中这类问题仍需要仔细优化。

据记者了解,目前vivo等手机厂商在大模型方面已经与百度等展开了合作,用vivo内部员工的话说“大模型那么大,不可能全部自研,在部分领域可以与业界互相取长补短”。而此前,荣耀CEO赵明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未来在大模型方面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除此之外,大模型应用面市后,如何与原设备软硬件实现较好融合也亟待解决。

周围还告诉记者,有了AI大模型后,基本上低端机很难做了,因为带有AI大模型功能的手机,对手机内存等硬件要求非常高,低端机可能直接带不动大模型,目前vivo搭载大模型矩阵的操作系统OriginOS4升级计划也仅为近期发布的几款新机,当然后期针对不同机型vivo会有不同的升级配套方案,但整体手机配置更低,运行大模型会更吃力。

为此,vivo推出了自研蓝河操作系统,周围说,蓝河是为AI智能时代而生,这一操作系统下,低端机也可以带动大模型相关应用。不过,目前蓝河首发将搭载在手表上,暂时未有替换OriginOS4系统的打算。

另据了解,在AI大模型之前,各手机厂商均已有各自的语音小助手,但AI大模型后,两者如何融合也需要解决。如vivo此前有语音助手Jovi,但目前AI大模型推出后,其又有了“蓝心小V”,它将跟随系统升级适配在手机上,这就存在产品如何融合的问题。

对此,vivo OS产品总监黄梓勋回应,一个过渡期后,这两个产品会趋于融合,最后会呈现一个最好的产品出来。

此外,大模型投入成本高,尤其是推理成本高的问题,也仍待行业进一步优化。

周围透露,如果在手机端侧运行大模型,则不会产生推理成本,但如果需要调用云端大模型的话,目前大概一次一分五,最省也要一分二,“这个成本非常高,我们3亿用户每天用十次,一年算下来也要一百亿左右的支出。”

国盛证券报告《ChatGPT需要多少算力》显示,大模型的前期训练成本很高,一次训练的成本超过百万美元,这个费用不仅涵盖了模型的架构、算法和训练数据的选择,还包括了模型训练所需要的大量计算资源和时间成本。而随着模型上线部署后使用量的增加,推理成本可能远超训练成本,尤其随着大语言模型不断升级迭代,参数量突破万亿、模型能力越来越强、用户使用量激增,推理成本也会呈几何式增长。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大模型驱动B端C端商业变革 多重挑战仍待突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