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团队精神成为制约发展瓶颈
发布时间:2019-06-2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
◆山东美术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的确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造就出一大批非同凡响的艺术人才,但是在这种变化的背后,尤其与江浙、岭南、巴蜀以及东北等区域美术相比较,我们的差距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长期以来,不仅美协、美院、画院、美术馆等各自为战,即使相同机构之间甚至画家与画家之间也缺乏必要的联系,因此往往造成重复的劳动和力量的分散,这可能是制约山东美术整体实力和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
□ 马延岳
作为中国早期文明发展史上的核心地带,先秦时期以鲁国的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以齐国的管仲为代表的法家学术文化,两种文化在有机地融合中所逐渐形成的具有深厚底蕴的齐鲁文化,不仅成为山东地域文化的典型象征,也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思想和精神形态。
山东美术因为有着上述厚重的文化基础与特殊的地理环境,所以在几十年的惨淡经营中走出一批又一批卓有成就的美术家或美术理论家。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末山东艺术专科学校的建立,为全面而又系统地培养美育或美术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希宁、关友声、黑伯龙、柳子谷、张鹤云、李超士、戴秉心、吕品等先生所组成的雄厚的师资力量,对建国后的北方乃至整个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改革开放后,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迎来了明媚的春天。众多优秀的画家和理论家或走出山东,如刘大为、刘国松、刘曦林、刘龙庭、郭怡宗、韩美林、赵宁安、王沂东、王衍成、陈玉圃、吕胜中、闫平等;或钟情于齐鲁大地,如单应桂、张洪祥、杨松林、张志民、邱振亮、孔新苗、毛岱宗、孔维克、王绍波、韦辛夷、李学明、徐青峰等。这些画家或理论家皆具有丰富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著述中既深谙传统精华又关注社会现实,在创作中既重视写实技巧又强调风格独创,于是,通过省内与省外两种力量多层次地广泛交融与互动,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山东当代美术发展的基本面貌。
山东美术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的确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造就出一大批非同凡响的艺术人才,但是在这种变化的背后,尤其与江浙、岭南、巴蜀以及东北等区域美术相比较,我们的差距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关东画派”的赵华胜先生曾诠释过该画派所体现的“傻、大、黑、粗”的特点,他认为:傻,是敦厚和踏实;大,是大题材和大制作;黑,是笔墨厚重和坚实;粗,是粗犷、豪爽的地域个性。这其中有很多方面与我们山东是吻合的,甚至有些就是“闯关东”的先辈们本身所具有的,所不同的则是我们很少出现诸如王盛烈的《八女投江》、许勇的《金田起义》等影响全国的大题材和大制作。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将这种状况归咎于孔孟儒学或地域问题,在此笔者管窥蠡测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重复劳动和力量分散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山东目前也呈现出美协、美院、画院、美术馆并存的活跃局面。其中美协的组织与联络、美院的教育和培养,画院的传承和产业,美术馆的收藏与交流等,除去这些各自相对侧重的功能外,其余大部分功能则是相通的,如美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学术展览与学术座谈、知识普及与信息传达、创新思维与艺术策划等,而正是这些相通的功能可以将美协、美院、画院、美术馆凝聚在一起,通过求同存异的交流和取长补短的探讨,或资源共享,或针对某一课题进行集体攻关,或建构具有流派和一定风格倾向的团队。然而长期以来,不仅美协、美院、画院、美术馆等各自为战,即使相同机构之间甚至画家与画家之间也缺乏必要的联系,因此往往造成重复的劳动和力量的分散,这可能是制约山东美术整体实力和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可喜的是,2010年8月26日启动的“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13年10月11日在山东济南开幕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展示齐鲁乃至中华气派、产生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大题材或大制作的美术精品搭建了有利的平台,同时已经充分体现出对一批主题性作品集体攻关的团队精神。
二、学术意识的弱化
山东是一个美术大省,除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之外,尚有50多所文科和理工科学校设有美术专业,并汇集着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加之分布于各地市县区的美协分会、画院和美术馆等,然而缺少“互联网”的个体任凭怎样摆渡也只能人在囧途,堂·吉诃德式的生活状态即使不陷入封闭尴尬的境地,也很难获得学术上的认同。由于美术团体之间、美术家之间的脱节,部分人往往无视客观规律性的把握,却在闭门造车中自以为是,其作品既经不起仔细推敲,又导致认识事物的表面化和学术意识的弱化,从而影响了美术创作向纵深层次的拓展。至于如何强化学术意识,笔者认为美协要加强在展览、研讨、出版、评奖等方面的学术性引导的力度,定期组织画家有目的性的观摩和采风;美术馆要充分利用展览场地为画家、理论家们提供交流、讨论、借鉴和信息传达的机会,定期邀请省内外专家举办学术展览或学术讲座;美术学院作为高层次人才的集散地,要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
三、观念创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艺术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包括内容、形式、技法、风格的创新等。强调创新观念自然要建立合理的创新体制,并为创新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山东风土人情油画晋京展,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创新观念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并相继在全国其他地区引起强烈共鸣。此后的二三十年间,由于创新体制的日臻完善,这项艺术活动方兴未艾,以致成为包括天南地北山东籍画家在内的画家们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近期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地域题材挖掘的成功理念正在突破原有局限,“从乡土走向现代”——被“三个一百”创作工程所运用。从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作品以其深刻的视角把握和独特的绘画语言而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是上述成就并不足以说明旧的观念已彻底转变,若要摆脱那种小富即安或自说自话的束缚,彻底实现观念的创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美术批评远落后于美术创作
山东的美术创作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由于缺少相应的美术理论队伍,致使美术批评远远落后于美术创作,至于美术理论的建树或美术批评应承担的监督及引导的职能更无从谈起。尽管有邱振亮对张朋、梁天柱先生的成功推介,孔新苗对中西美术的比较研究等,但像他们那样的理论家或批评家毕竟是少数,从整体上看美术理论或美术批评依然是滞后和苍白的。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主管部门及美协、美院等要制定长远规划,有目的地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组建美术理论团队,保证美术理论或美术批评形成主流声音、有所建树并得到健康快速地发展。
(作者系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缺乏团队精神成为制约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