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牵头标准“已然先行”:工业互联网破局“势在必行” 产业规模已超万亿
发布时间:2024-05-1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我国牵头标准“已然先行”:工业互联网破局“势在必行” 产业规模已超万亿)
11月3日晚间,据国家市场总局发布消息,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工业互联网系统功能架构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发布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工业互联网的想象空间或许正被进一步加大。
我国牵头标准先行,意味着什么?
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日前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组织制定的《面向工业自动化应用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功能架构》。而该标准同样也是全球首个工业互联网系统功能架构国际标准,背后的深意也已逐渐浮出水面。
首先,工业互联网比一般通信网络要求要高,比如网络稳定、质量、时延等。由于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仍处于成长期,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工业互联网统一标准,该标准的发布意味着我国在这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其次,该标准是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核心基础类标准,首次规范了工业互联网系统的端边云架构,有效填补了国际标准空白,对于规范各国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建设,促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的全球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有了明确的标准,就可以在标准下规划、建设,对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也有帮助,对提高效率、加速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本次标准的发布也早有铺垫。就在上月底,《工业互联网平台 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 第1部分:总则》、《工业互联网 总体网络架构》三项国家标准已陆续发布。
破局势在必行!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万亿元
产业的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实现了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体系、实现路径和实践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数据,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元增至45.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2.9%提升至39.8%。而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工业互联网,工信部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其产业规模目前已迈过了万亿元大关。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与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强国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如今,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制高点”,我国借力工业互联网破题数字经济“大而不强”的局面,势在必行。
更大想象空间正被催生?背后产业链梳理
在政策面和市场双重作用之下,工业互联网产业目前发展迅速,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的重要一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也催生出其背后产业链的巨大的市场空间。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主要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
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网络层和设备层。主要工作是解决当前工业生产设备种类繁多、通信协议不统一的现状,为平台提供工业数据连接、转换和数据预处理功能。代表企业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三大电信运营商,正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的通信解决方案。
中游主要为平台层和软件层。主要是提供类似Windows的操作系统,代表企业有树根互联的根云平台、海尔的COSMOPlat、富士康的BEACON、航天科工的航天云网、中国移动的OneNET、阿里的ET工业大脑等。同时,诸如用友网络、东方国信等软件企业,将已有的成熟软件解决方案应用于工业领域。这些互联网企业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基础平台支撑。
下游主要为应用层。代表企业有三一重工、海尔电器等制造业企业,依托上述信息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用于一线生产。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我国牵头组织制定的工业互联网标准的陆续发布,既是顺势而为,也是数字经济时代打造工业互联网建设的集中体现,为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指引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