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夏斌、连平、盛松成等经济学家研判2024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24-06-1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重磅!夏斌、连平、盛松成等经济学家研判2024中国经济)
1月13日-14日,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办的“2024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成功召开。本次首席年会以“周期重启还是秩序重塑?——全球经济复苏的逻辑”为主题,围绕全球政经大变局与中国新战略、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新经贸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增长模式、高质量金融与新资本市场等多个议题展开对话。
本次年会为期两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原国务院参事夏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陶昌盛,中共虹口区委副书记姜爱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粤开证券董事长严亦斌出席年会。
首席经济学家把脉2024宏观趋势
刚刚过去的2023年,受通胀上升风险、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因素滋扰,全球经济复苏压力重重。同时,俄乌冲突持续、巴以冲突升级、美伊陷入核协议僵局等地缘政治风险事件,给全球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威胁。
面对复杂严峻的世界宏观局势,我国加紧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稳增长新动能。2023年10月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要求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同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进入2024年,全球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挑战。对我国而言,今年既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亦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原国务院参事夏斌表示,自2012年11月成立迄今,论坛成员深入把脉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向决策层反映市场最真实的声音,利用“合众效应”达成1+1>2的专业价值。未来,论坛要前瞻性思考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的、根本性问题,保持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持之以恒向决策层提交接地气、讲系统、讲衔接,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做了题为《“五双”因素共推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的主旨演讲,预测2024年经济增长水平在5%或5%上下。
连平认为,2024年,包括宏观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扩张;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或将双双携手下调;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相对稳定的双驱动;消费和出口的双企稳;CPI与PPI的双回温等“五双”因素,将对推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或者说基本达到预定增长目标,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不过,连平补充,2024年经济增长最终是否能够达到现在所预测的5%或5%上下的水平,还要看房地产复苏的状况和下一步政策,主要是针对房企的一系列政策能不能落地。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房地产市场企稳有所改善还是有可能的。金融市场和民营企业正在出现的风险或风险隐患,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得到更好的缓释,向着更加平稳的方向去推进,这个非常重要。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原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在作题为《我国房地产逐渐企稳,未来可能呈现L行态势》的主旨演讲时指出,结合2023年11月份数据,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小幅提升,新房销售价格微涨,且房地产销售正在好转。
盛松成强调,本轮房地产调控是必要的,市场调整是趋势性而非周期性,目前在逐渐企稳,长期可能呈现L型态势。从均衡发展的角度看,我国未来不可能再通过房地产大幅拉动经济增长。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前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发表《全球地缘政治大变局下的中国经济》主旨演讲。
他表示,从经济的角度看,全球地缘政治大变局有两个重大转折,一是全球化向逆全球化转变,二是中美关系逆转,竞争显而易见。“这两个转折可能引发全球市场和产业链巨大波动,过去30年享受的全球化红利,也就是高速增长、低水平通胀、相对稳定的商业环境不复存在,我们将面临一个低速增长、高水平通胀、高风险的全球环境,无论产业链、供应还是需求市场分割方面都亟待重构。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千方百计避免最坏的情形,争取最有利局面。”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闪辉作了题为《这个周期确实不一样》的主旨演讲。
她认为,传统的周期若看到通胀上得那么快,央行将被迫加息把通胀压下去,会有非常强的衰退风险,但这次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是很高的通胀,达到6%、7%,下来的速度也非常快,而劳动力市场比较健康,失业率并未大幅上升。站在这个节点看去年、前年,全球经济其实经历了一个疫情背景下的周期,各方面的供给侧都遭受巨大冲击,尤其过去的一年是一个修复的过程。所以说,“这个周期不一样”。2024年很多这方面的影响仍处于退却的过程,
建设金融强国背景下,未来5年会不会有大牛市?
本次活动除了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和各方专家的主题分享,与会嘉宾还分别围绕《全球地缘政治大变局与国际新秩序》、《全球经贸关系重构与产业链重构》、《全球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博弈》、《中国经济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新经济模式与新资本创造》、《中国高质量金融与资本市场》、《全球资产配置与资产价格》等多个议题进行了圆桌对话。
其中,在《中国高质量金融与资本市场》圆桌中,来自浙商证券、前海基金、华福证券、长城证券、兴证资管的多位首席经济学家进行了观点分享,对“牛市”前景进行了讨论。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提出一个问题,每5年召开一次金融工作会议,上一次资管新规打破刚兑,之后股市有一段不错的表现。现在提出金融要高质量发展,要成为金融强国,那么未来5年这些变化会不会带来一个牛市?会出现什么牛市?什么驱动因素会导致这个牛市?而且这个牛市不能是结构性的,要有2007年或者2015年大牛的水平。
前海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牛熊分界线,至少20%以上的涨幅才能称为牛市,否则都是反弹。
“从去年大盘跌破3000点开始,我们开始积极的唱多,2022年9月份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我们自购了5.8亿前海开源基金,虽然我们规模不是最大的,但是我们自购金额是最大的。我们的逻辑就是好公司已经超跌,中国的优质资产被严重的低估。在严重低估的时候我们就是要坚定的布局,后面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交给时间。”杨德龙称。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则称,后面5年时间里是有牛市的。很多问题其实是发展阶段的问题,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有些问题可以比较好的解决。
燕翔称,就牛市预期而言,根据A股历史上的数据,月线级别最多是五连阴,再跌就是月线级别六连阴,已经到了一个极值。而且现在估值也在底部的位置,盈利周期也是底部位置,去年6月份PPI5.4%的数据也不会再跌破了,节奏上来说,现在这个位置可能更好一点。
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认为,如果说资本市场要实现更好的指数层面增长,达到20%或者更高,一定要解决估值层面的问题。站在目前的位置,应该说是安全性比较高的位置,不好说未来一两年内能有很大的行情。但如果落脚点在5年或者更长,把这些长期的问题解决后,是有希望看到大牛市的。
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王德伦认为,首先要淡化指数。单纯指数级别的上扬,不一定实现,就算有了也未必大家都能赚到钱,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关键是要打通很多堵点的问题。
“例如第一,是指数构建本身有其特征,投资过程中要淡化指数;第二就是要建立好一个长期的、资金源源不断的机制,长钱的比例一定要增加。”
他表示,在牛市预期方面,指数级别的不期待,但有可能形成中国特色的涨法,叫“长牛”,可能不是慢牛。“因为短钱太多了,大概率会进二退一,甚至进三退二的格局,但如果把底部连线拉起来看可能长期是向上的。”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重磅!夏斌、连平、盛松成等经济学家研判2024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