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2023年的五个预见
发布时间:2024-09-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消费金融行业2023年的五个预见)
文/黑玛丽
2022年已经收官。
回顾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消费金融行业面临最大变数的一年。
这一年,强者入局、弱者出局,消金公司的股权变更和调整成为主线;这一年,传统场景式微、线下和小微试水,市场玩家的主营业务和市场份额面临洗牌;这一年,随着“断直连”的进一步推进、互贷新规大限将至,整个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最大的挑战。
凛冬总会过去,春天就快到来。高层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在刚刚到来的2023年,消费将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消费金融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对此,消金界通过梳理与调研,对行业的发展做出五大预测。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政策环境的逐步完善,能够主动调整、顺势而为的消金公司,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01增资、股权转让将持续
2023年,消费金融公司的增资、股权转让工作还将持续推进。
消金界统计发现,除唯品消金和小米消金开业时间较晚,截至目前,只有盛银消金和河北幸福消金尚未提及增资事宜。
就在12月30日晚,重庆银保监局批复通过了重庆蚂蚁消金公司增资方案,注册资本由80亿元增至185亿元。作为监管对于消费金融行业的最后一份批复,这对蚂蚁集团乃至整个行业来说都是重要的信号。
我们知道,注册资本决定了信贷业务的规模,是消费金融公司自身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已经公布业绩的消费金融公司中,2021年稳居行业前三的招联、兴业、马上,其净利润分别为30.63亿元、22.30亿元、13.82亿元,总资产规模在消费金融公司占比近一半。
而这三家消金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分别为100亿元、53.2亿元、40亿元,也稳居行业前列。
消金界了解到,此前大多数公司都有增资计划,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和股东关系好坏、股东方的业绩表现如何、转让价格是否过高等,方方面面都影响着增资进展。
比如,2022年,由于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法定变更手续,北银消金、金美信消金先后增资失败;尚诚消金此前宣布增资扩股,但至今并未完成工商变更,增资计划也可能生变。
此外,近年来监管环境愈发严格,一些股东为响应合规要求,也选择出售或转让牌照。
比如,2022年11月,360子公司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转让所持晋商消费金融全部股权,挂牌价格为2.4亿元。从业者表示,这是由于360公司持有金城银行和晋商消金两家金融机构的股权,因此监管部门要求必须要清退一个。
总的来看,增资和股权变更的背后,是消金公司自身实力的体现,也是和股东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结果。
从长远来看,通过增资扩大资本规模,既是满足监管对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是顺应业务发展的必要之举。小股东的出清,会加大大股东的股权权重及话语权,更好地发挥股东协同作用。此外,引入其他优质战略投资者的支持,也会给消金公司带来新活力。
02自营业务再提速
新的一年,消金自主获客再次被提升至战略高度。
消费金融的业务来源包括自主营销和场景合作获客两类。在消金公司成立初期,面临最重要的难题就是获客,此时借助互联网场景和流量,可以迅速增加业务规模和收入。
近年来,消费金融发展趋于稳健,其发展也从追求规模扩张转而追求利润规模,因此这一阶段,消金公司逐步将更多重心放在贷款结构调整,降低高风险产品占比,加大自营获客投入。
以头部消金公司马上消费为例,公司方面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公司加大自主获客营销,自营渠道业务占比明显提速;截至2022年6月末,从公司表内外存量贷款来看,其中自营渠道贷款占比已超过55%。
以腰部消金公司长银消金为例,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其线上产品“卡卡贷”累计成交占总体业务笔数的99%。后期展业中,公司又拓展了惠人贷、分期乐、闪银奇异、桔子分期、来分期、51信用卡等线上合作方。
近年来,长银消金不断加大自营业务投入,并将其提升至战略高度。近日,长银消金在2022年发展规划中表示,在大股东长安银行的支持下,陆续完成治理优化、团队调整、策略迭代,而其提出的新战略规划显示,备受瞩目的“自营业务占比”有望达到30%。
此外,更具代表性的腰部平台中邮消金,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其线上业务占比超90%,其中BAJT类业务约占线上合作类贷款总额166亿的90%。在这一阶段,“几乎每周召开一次机构准入会议,最高峰时期全公司合作的线上中介引流机构近200余家”。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消费金融行业2023年的五个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