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夢想,飛得更高更遠
发布时间:2019-08-0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人才決定未來,教育成就夢想。”
教育,關系每個孩子的前途,決定一個民族的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教育事業。一次次寄語激揚青春夢想,一聲聲問候溫暖教育希望。他關心一件件教育“小事”,推動“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願景早日成為現實。
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新華社記者在回訪中看到一個個令人振奮的畫面——學有所教的逐步實現,正在為中華大地每一個孩子插上翅膀,讓他們帶著夢想飛得更高更遠。
【故事一】
“雲端”的孩子不再發愁“上學路”
坐落在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四川省昭覺縣的瓦吾小學終年雲霧繚繞,被稱作“雲端小學”。
11歲的男孩阿作伍勒即將在這裡升入五年級。每一個和他一樣生活在大涼山的彝族孩子都知道,在遙遠的北京,有位慈祥的習爺爺牽挂著自己。
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乘車沿著坡急溝深的盤山公路,深入四川大涼山腹地的昭覺縣看望貧困群眾。他為小女孩吉好有果唱出的《國旗國旗真美麗》熱情鼓掌,關切地詢問村民“孩子有沒有學上”。
在這片被懸崖峭壁圍繞的土地上,曾有數以百計不通公路、幾乎與世隔絕的“懸崖村”,孩子們求學之路異常艱辛。4年前,當阿作伍勒剛入學時,“雲端小學”還不通公路。年紀小小的他,需要沿著陡峭的山路步行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4公裡以外的學校。
年邁的奶奶雙目失明,常常在家流著淚、揪著心,生怕他出意外。
這些年,一切正在悄然改變。
2015年,從昭覺縣城通往瓦吾小學的水泥路修通,阿作伍勒上學時間縮短了一半﹔2017年,新校舍落成,孩子們搬進了明亮安全的教室﹔需要深一腳淺一腳、挨家挨戶找回輟學放牛娃的校長,現在有了247名學生﹔開齊了所有小學課程,“雲端”上的孩子還組建起校園足球隊……
曾經被層層山巒阻擋的教育之光,照耀著幼小的心靈,孕育著無邊的夢想。
就在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彝族群眾半年后,沿著校門口的路,阿作伍勒第一次離開家鄉、坐著動車來到南京參加足球友誼賽。他的家族裡,從未有人走得這樣遠。
“等我長大,要去很多很多地方,和不同的對手比賽!我想贏!”阿作伍勒大聲說出自己的夢想。
【記者手記】
“扶貧必扶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義務教育要有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關懷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連年保持在4%以上,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已覆蓋所有國家級貧困縣。
桶的容量取決於最短的木板。
補齊短板,還清“欠賬”,千千萬萬個“雲端小學”響起琅琅的讀書聲。
【故事二】
老區教師合力托舉“起跑線”
參加培訓、檢修教學用具、准備秋季學期課程……炎炎夏日,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的老師們並沒有因為暑假到來而停止忙碌。米黃色的教學樓上,紅色大字“托起明天的太陽”格外醒目。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看望教職工,並關切地詢問教師待遇如何。老師們至今記得他當時殷切的囑托:“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抓發展在根上還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回首過去的4年,37歲的語文老師張燕感慨,自己的教學環境已今非昔比。
4年裡,學校的教學樓由3層增加到5層,書法室、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一應俱全,還配備了現代化教學設備,老師們教學時可以通過互聯網調閱資料。
資源“引進來”還不夠,老師們積極“走出去”。
張燕被學校派至南京市長江路小學跟崗學習,雖然隻有短短一周時間,卻獲益匪淺:“去優秀的學校跟崗學習比聽教育講座來得更快,效率更高。回來后,我們互相分享心得,結合實際情況優先使用好的做法,不能讓娃娃們輸在起跑線上。”
除了跟崗學習,學校還跟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小學、福州市鼓樓第二中心小學等建立教育合作結對機制,與他們的教學能手建立師徒關系。張燕說,即使她的“師傅”調離了原來的學校,這種幫扶指導也從未間斷。
老師們眼界放寬、方法跟上、心氣兒變足,學校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目前,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的教職工從2015年的20名增加到了40名,還涌現出省、市級教學能手和區級學科帶頭人。
“學校發展迅速,我們也有了更多提升的機會,現在的工作既快樂又充實。”張燕說。
【記者手記】
興教必先強師。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推動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國家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准,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許多省份通過學費補償、國家貸款代償等方式,吸引高校畢業生直接到農村中小學任教。
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長得高,鄉村教師正在撐起基礎教育的“脊梁”。
【故事三】
“啟明星”指引少年探求未知世界
久違的大雨,一掃京城連日的暑氣。
北京市八一學校天工苑通用技術中心的通道裡,即將升入高三的張馨心輕輕扶正自己設計制作的展板。展板的內容——“基於衛星轉發和‘黑匣子’的自然災害實地數據監測系統”反映著她過去兩年的學習成果。
2016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八一學校,同正在研制科普小衛星的老師和學生們交流,肯定他們通過科普活動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做法。當年年底,科普小衛星發射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又給研制團隊的學生回信,叮囑孩子們“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保持對探索的興趣”。
“第一顆小衛星成功發射的消息,在我們學校大屏幕上滾動播出了整整一周。”當時正在上初中的張馨心,被深深震撼了。
仿佛一顆“啟明星”,科普小衛星吸引著張馨心努力考入這所學校,成為團隊一員。編程控制、樣本培育、走進高校實驗室觀摩取經……她陪伴著亞軌道飛行器“方舟一號”從無到有,從圖紙變為現實。今年6月,這個攜帶太空生物實驗艙的飛行器在內蒙古成功發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切只是張馨心學習探索的一個側面。這個看起來白淨文弱的女孩是學校動漫社社長,喜愛籃球,擅長定向越野。“學校開設了機器人、陶藝、足球、京劇、舞蹈等各個門類的項目制課程,鼓勵我們不斷觸碰、探索未知的世界。”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學校時指明的方向,在校黨委書記牛震雲看來,同學生們面臨的升學要求並不矛盾。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帶著夢想,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