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发布时间:2022-03-0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第一章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十三五”林业草原建设主要成效
第二节 发展机遇
第三节 存在问题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四节 2035年远景展望
第五节 保护发展格局
第三章 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 推进国土山川绿化
第二节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第三节 加强草原保护修复
第四节 加强湿地保护修复
第五节 加强林草资源监督管理
第四章 打造“两王国一花园”生态品牌
第一节 加快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第二节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第三节 助推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
第五章 高质量发展生态富民产业
第一节 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第三节 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六章 推进数字林业建设
第一节 资源数字化建设
第二节 应用体系建设
第七章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一节 增强森林草原防火能力
第二节 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
第三节 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
第四节 加强林草外来物种管控
第五节 提升生态气象保障能力
第八章 健全林草现代化治理体系
第一节 全面推行林长制
第二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第三节 健全完善国土绿化制度
第四节 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
第五节 健全完善林草法治制度
第六节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第九章 全面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第一节 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第二节 强化林草种苗保障
第三节 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第四节 强化人才队伍支撑
第五节 推进科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依据
第二节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第三节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第四节 环境影响结论
第十一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三节 完善资金政策
第四节 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
第一章 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形势分析
“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林业草原建设的重视前所未有,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前所未有,林业草原承担绿色崛起的历史重任前所未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取得了重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林业草原发展将迈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第一节 “十三五”林业草原建设主要成效
“十三五”规划任务全面完成,约束性指标顺利实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截至2020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65.04%,森林蓄积量20.67亿立方米,为碳中和提供了有力支撑,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7.93%,湿地保护率55.27%,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90%。
一、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深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陡坡地生态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恢复等一系列林业草原生态建设工程。整合资金,以“三沿”(沿路、沿河湖、沿集镇)为重点,创新性开展国土山川“大绿化”,实施了一批交通干线、重要湿地、特色城镇的绿化美化工程,让云岭大地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全省完成营造林面积3840.38万亩,义务植树超5亿株;湿地面积增加73.53万亩,达到927.47万亩,湿地保护率较“十二五”提高18.87个百分点;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任务538.36万亩,有效遏制了石漠化土地扩张趋势。临沧等6个城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评价认定国家森林乡村235个,省级森林乡村1081个。
二、重大改革创新成果丰硕
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集体林地承包关系,放活生产经营自主权,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国有林场主体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国有林场优化整合为141个,核定事业编制4365名,职工月均工资由4078元增加到7484元,管护林地面积由4074万亩增加到6187万亩。普达措国家公园被列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国家公园地方性法规—《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条例》,为全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贡献“云南智慧”。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我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探索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云南模式。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将非天保区5424万亩天然商品林全部纳入停伐保护范围。完善林业综合保险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累计兑付赔偿资金2.97亿元。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
2019年出台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开创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先河。全省划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11类自然保护地362处,占云南国土面积的14.32%,全省重要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重要风景资源、地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切实加强极小种群保护,云南特有珍稀物种种群数量稳步增加,亚洲象增至300头左右,长臂猿增至1700只左右,滇金丝猴和黑颈鹤均增至3000多只,建立极小种群植物保护小区(点)30个,近地和迁地基地13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5个。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野生植物种子库。
四、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先后制定出台了14部云南省涉林草地方性法规和3部政府规章。全面推行生态建设、资源保护和利用管理目标责任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基本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林草政策体系,维护了森林草原生态安全。全省年均发生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森林火灾受害率较“十二五”期间均值分别下降71%、68%和67%,森林火灾受害率始终保持在0.9‰以下。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年均成灾率控制在2.66‰以下,始终保持在4‰的控制指标内,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
五、林草产业发展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