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日报》十一月份点评意见
发布时间:2018-06-1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11月份中山日报点评:
好标题
8日A6版,眉题《“蒜你狠”变“蒜你贱” “姜你军”反“被将军”》,主题《大蒜生姜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庄谐并重,很有意思。
应尽可能不用外来语
2日《健康周刊》B2版,《白领亚健康,中医来hold住》一题,“hold”这个外来语是什么意思?不是谁都不懂,但恐怕也有不少人不懂。
30日B4版,小标题《适合人群:肤色偏黄的mm》,这“mm”也不知何解。
时效差
4日A5版,图片报道:1日晚大涌举办第三届“港侨中英杯”女子篮球赛,时效差了两天。
同日A10版,图片报道:“11月1日,古镇古三村,一名工人在货车和货物堆间转运着一个个装有泡沫的巨大包袱。”时效也差了两天。而且,报道的主题思想到底是什么?
不必重复
6日头版,《连片种植澳洲坚果5000亩 中山食品企业进军广西扶绥,建成全国最大坚果种植基地》,副题与内容提要基本重复,可删去副题。
不知所云
7日第8版,报道江门中院一法官坠楼身亡。副题是《留下遗书称好累,疑因工作压力大自杀》,而导语中则写到:“此前,有媒体在报道称其坠楼原因疑与黄远航案件有关。”而末段又写到:“笔者另从有关部门获悉,李步安自杀与黄远航案件无关。”否定前面的“与黄远航案有关”,就必须写出证据,“笔者”既有“与黄远航案无关”的说法,必然有事实证明,为何不作报道?另外,黄远航案件是什么案件?江门人也许知道,中山人读者就未必知道了。
添衣怎么要“建议”
8日A1版报道:《最低气温降至15℃左右》,导语末句:“市气象部门预测,过程中气温可能会降至15℃左右,建议市民添衣御寒。”天冷谁不懂添衣?何必建议?
已入冬就不是秋天
8日B3版:《去南雄寻找最美秋天》,B4版:《深秋新会甜橙枝头闹》。11月8日已是农历十月十三,《辞海》中界定四季为:农历十月至十二月为冬天。起码这已是初冬季节,不能说是秋天,也不能说是深秋。
过于分散
9日,关于大型多媒体音诗《孙中山》在广州首演的报道,封面有头条导读,A1版有头条报道,A4版有专题报道,显得很分散,既然有封面大标题醒目的导读,A1版和A4版合在一起做成一个整版,份量就很重了。
标题费解
9日B1版:《女人肠胃不好多穿坡跟鞋》,是女人肠胃不好应多穿高跟鞋,还是女人肠胃不好是因为穿坡跟鞋?同版《“秋冻”不是真挨冻给孩子添衣按度数》,如果不看内文,还真不容易理解这标题的意思。表达两个意思,分眉题主题才好。
标题中引号问题
9日B2版头条《这里,把“病人”放在最中心》,“病人”一词用了引号,不知何解?难道不是病人吗?
16日B1版,有个副题《2011年度“检验合格率”为99.60%》,这个引号又是莫名其妙。
18日A1版和A3版,同文转版《城区与镇双赢》,“双赢”一词,一个有引号,一个没引号。
署名仍不规范
12日第11版为中小学生作文版,其有三篇文章的作者是石岐中心小学的学生,署名有两篇是“石岐中心小学”,有一篇是“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不规范。
是什么“佳绩”
12日第9版《阮波作品澳门获奖》一文,报道第四届“我心中的澳门”全球华文散文大赛日前澳门揭晓,分一二三等奖。文中写到:“我市本土作家阮波,以其最新出版的散文《历史照进未来之澳门》脱颖而出,取得佳绩。”“佳绩”是几等奖?不得而知。
名字混淆
16日封面报道我市选出洪玉宝等四名外来工人大代表,而A6版《当选心声》却是“洪玉实”。《中山商报》写的是“洪玉实”。不知哪个名字是对的。
15日《全民修身见行动》栏目,引修身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源于《论语·颜渊》,而不是源于《论语·濒渊》。
职务称谓两报要统一
19日关于中山职院校庆的报道,其中对温思美的职务称谓,日报是“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商报是“民盟中央副主席、广东省委主委”。对领导职务的称谓很严格,两报应统一。
是原告还是被告?
23日A6版,主题《总经理被“炒”,索赔96万》,副题《经法院调解,原告向被告支付6万元了结纠纷》。而事实却是:被告向原告支付6万元了结纠纷,原告与被告颠倒了。
误用“弑”字
25日A7版,主题《负命案逃亡八年后又弑两人》,弑字用错了。弑字的意思是:古时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中山日报》十一月份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