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破解卖菜难不能仅靠爱心
发布时间:2018-06-1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破解卖菜难不能仅靠爱心
新疆网讯 拉到乌鲁木齐的14吨胡萝卜卖不掉,伊宁县农民王步胜很焦急,本报报道此事后,胡萝卜一天半就卖完了———在今年各地菜价下跌、卖菜难的大背景下,这是媒体关注让滞销变畅销的又一起非典型个例。
内蒙古、河南、昌吉、达坂城、乌鲁木齐县……去年秋天开始,各地蔬菜滞销的消息成了网络、报纸的热词。无疑,王步胜是幸运的,因为利用媒体这个平台,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爱心支援。但,他只是千万面临卖菜难的菜农中为数不多的幸运者之一。
“爱心菜”,体现了大家对菜农的爱护和关心。但,这种以感情驱动的爱心行动,只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之需。相对于蔬菜滞销的现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难题。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蔬菜销售需要利用市场规律来解决问题。买与卖,应该是供需双方的市场行为,只有需要,才会买,仅仅靠爱心是不能成立的。爱心不能代表一切,更不是破解卖菜难的金钥匙。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这看似一个无法走出的怪圈。去年非理性的菜贵或许正是今年菜贱的前奏序曲。“蒜你狠”成了“蒜你贱”,菜农丰产不丰收,对他们来说,似乎连种菜也因为无法预测收益而成了赌博。
从近期疆内媒体报道的多起“爱心菜”事件,到上海市政府通过官方微博帮农民卖菜,这些都多少有些“急就章”的味道。
对农民来说,种菜不难,难就难在怎样把菜卖出去。但实际上,难的是种得更加科学、合理,这就需要各相关部门提前引导,而不是在丰收后帮农民把菜卖出去了事。
引导农民,各相关职能部门还应该下更多的力气。甘肃民勤、山东寿光等县市的相关职能部门主动走出来寻找市场、签订协议的做法,其实就是很好的范本。这种做法,关键是捋顺了产、供、销之间的关系,让菜农知道了什么时候市场需要什么、什么蔬菜畅销等,产销信息的对等避免了农民种菜的盲目,也保护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
农民增收被列为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内容,这其实就说明农民增收与否,与他们有一定关系,而不是让农民独自闯市场,处于明显的劣势。
今年的菜价相比去年有所下降,可农民地头的大幅降价和市场上的小幅降价,还是暴露出流通环节的问题。为减少这个环节的费用,交通部门开通了“绿色通道”,蔬菜流通环节的增值税被取消,甚至减少流通环节实行农超对接。正在召开的自治区两会上,政协委员建议设置农产品价格风险基金,这个提案鼓舞了菜农,昌吉“萝卜哥”王琪表示今年还要种萝卜。相信随着各种障碍的不断破除,定会实现菜农和消费者双赢的局面。
首府已经建立了423家社区便民蔬菜直销点,这种蔬菜销售新模式是减少流通环节的有效尝试,需要把这个惠农、便民平台利用好,达到良性的产销对接。
菜篮子虽小,可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市民安康。要想走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圈,需要从长远出发,用改革的方式采取破除流通中的障碍、打通信息通道等综合措施,将帮忙卖菜的治标、应急之举转化为有组织、有计划的长效机制。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评论:破解卖菜难不能仅靠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