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架坍塌事故背后:致命超载与花瓶墩的"较劲"
发布时间:2019-10-1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无锡高架坍塌事故背后:致命超载与花瓶墩的“较劲”
10月10日晚18时10分,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事故发生后,江苏省、无锡市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开展事故救援处置工作。
10月11日下午,无锡高架桥坍塌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展中。以无锡高架桥坍塌事故发生地为中心点,调查组指挥下的交通管制呈现多层次。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方便最外围的交通警员可以根据来往车辆不同的目的地指挥,对车辆进行分流,让交通更加有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最内层警戒线边缘看到,不时有装载建筑垃圾的多辆大型渣土车从事故现场依次撤出,在目力所及的最远处,大型工程机械正在对倒塌的桥梁残骸进行粉碎,“突突突”的巨响可传达至第二层警戒线之外。
记者实地探访和车载交通广播电台播报的路况都显示出,当地交通整体上保持通畅,只有个别临近事发地的道路车辆较多,但通行虽缓不乱。
根据无锡事故调查组的初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本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8车损毁。这并非是国内城市高架坍塌的第一起事故。从已有案例可以看出,超载往往是最直接的致命因素。
10月11日拍摄的江苏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救援现场。-新华社
致命超载
“当前并无太多信息对外宣布,根据应急机制,要等调查组的结论。”无锡市政府一位官员在电话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10月10日晚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立即派出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无锡市也同时成立了事故调查组。
根据10月11日上午“无锡发布”的消息,本次事故系车辆超载所致。从现场照片看,有大型拖板货车和装载或散落的多个吨位极大、体积巨大的钢卷,估算车辆承载货物合重超过170吨。
“这是用途广泛的普碳钢,与我们常规做生意的不锈钢钢卷不一样,要重得多。”事发地附近某钢贸市场的一位业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事发地周边,有多个大型钢材钢贸市场。一位业主对记者说,市场上运送钢材车辆超载是常态,但如果遇到大吨位的货物,都会提醒物流公司不能走高架。从当地的交通路线可以看出,如果从高架下面的地面通道走,会有一个红绿灯,比从高架直接通行要多耗费3-5分钟。
重量大是钢材运输中的典型特点,必须使用专用的大货车,那为何超载是常态呢?
这是因为,钢材交易大多是根据重量来支付运费的。因此,对于钢材物流企业来说,会主观选择通过超载以减少运输次数来增加利润。通常看,这会有两种情况:对于20吨以下的货物,会使用论次,即一次拉送多少钱,但这要讲交情,偶尔为之;对于20吨以上的,则会采用计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当地钢贸市场的不锈钢钢材中短途运输,一般市场行情是:论次的价格是200元/次;计重价格是8-10元/吨。对于运输者来说,每次拉送来回的成本是一样的,而为获得更多的利润,会更多倾向于计重。因此,单次重量越重,则赚钱更多。
值得关注的是,在公路交通领域,于收费高速在中国普及之前,物流人流主要依赖国道通行。国道会贯穿城市。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交通质量提升中,在不改变原有用途的基础上,对于城市境内的国道,大多选择通过铺设高架改善优化交通格局。此时,在接近连接点数公里处,往往会设有交通告示牌,以提醒来往车辆是否需要改道行驶等,对车辆进行分流。
“一边是严查超载,一边又要以优良的交通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我们实际工作中也很为难。”10月11日下午,在事故发生地警戒线外围,驾驶黄色标志交通工程车的一位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是从郊区被抽调过来参加抢险的。“现在本地过境的来往车辆很多,检查站一般都设立在交界的地方,如果按照严格意义执行查超载,交通陷于瘫痪的可能性会很大,那会带来大量居民的投诉。”
超载导致本次高架坍塌的最重要原因,那么,在高架的设计上呢?
“花瓶墩”的诱惑
有从事道路桥梁设计专业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现场照片的对比可以看出,事发地高架的设计车辆荷载为55吨,设计通车已超过10年。
对比发现,事故高架设计采用的是独柱墩结构(俗称“花瓶墩”),中间设置了一个支座,但上面支撑的道路有扩大,“根据交通运输部2018年批准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感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下称“新规范”),理论上应该可以设置为2个支座。”上述人士表示。
采用花瓶墩的好处在于,在经济发展有限的条件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以有效满足“经济、环保、适用、安全”的桥梁设计原则,以得到最经济的“建设成本”。
与“老规范”不同的是,“新规范”将近10多年来的新经验和新研究成果加以补充,比如抗倾覆验算,就详细说明了计算原理、计算方法和安全系数的要求。
由于目前无锡市政府并没有对外界公布事发高架的设计图纸,故此无法判断高架桥是否满足新规范的抗倾覆安全系数。并且,2004年版的“老规范”对抗倾覆问题没有详细明确要求,“如果按新规范验算抗倾覆都满足,就与设计方无关。”
对此,10月11日晚,无锡市政府一位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交通运输部的专家组会组织以权威第三方的名义进行复核。”
受访的多个从事道路桥梁设计人士指出,从实践看,超载车对桥梁的损伤是不可逆的,这是原本设计使用寿命50年的桥梁使用20-30年就成为危桥的根本原因,“如果不系统性解决货车超载问题,每年的桥梁维修养护费用是巨大的。”
上述人士指出,当前,地方政府应当及时参照“新规范”,对城市历史上建设的高架进行验算,特别是重新验算独柱墩结构的抗倾覆问题,对于不满足安全系数要求的,要针对不同的结构加以改造。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无锡高架坍塌事故背后:致命超载与花瓶墩的"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