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航空工业国庆70周年阅兵保障工作:你的瞩目 我的荣耀(2)

发布时间:2019-10-1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临近十一,外场保障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为了完成国庆阅兵保障工作, 来自全国不同单位的航空人从6月下旬就一直驻守在这个塞外飞行基地。国庆当天,3架运20、3架运9,2列编队就是从这里起飞,飞往首都北京,飞过天安门,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

塞外秋来早,进入9月,凉意渐浓。凌晨4点多,部队小院营房的窗口依次亮起,西飞和一飞院的保障人员起床洗漱。根据飞行计划,今天他们要在7点前完成运20飞机的各项检查排故工作。十几公里外,陕飞的运9飞机保障人员已经坐在了开往场站的车上。由于部队住宿条件有限,很多单位的保障人员住在不同的地方。机场周边的乡间小路,也三三两两行走着身穿深蓝色工装的航空人。5点多,各路专业人员陆续进场,新一天的工作开始了。与部队同步,发现故障及时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并排除,这些是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

随着最后一架飞机升空,趁休息的间隙,记者在保障车里、仓库、大树下和他们聊起了这次特殊的任务。成为70周年阅兵保障的一员,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陕飞的李莉完成这个任务就快退休了,参与国庆阅兵保障为她的工作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哈飞的齐文雁还有一年多退休,曾经参与过国庆50周年、国庆60周年、朱日和阅兵,这是他39年外场工作中的第四次阅兵保障。远在华北某保障基地,沈飞的郭建宇同样是阅兵保障的“老兵”,这次是他第五次参与阅兵保障。

像齐文雁、郭建宇这样,参与过数次阅兵保障任务的航空人还有很多,由青丝到白发,他们的手呵护着一架架战机飞上蓝天,他们的眼目送着越来越多的机型加入阅兵飞行梯队,一代代航空人就是这样为国保障,不断壮大着祖国的空中力量。

及时排故 外场保障的日常

“来这里83天了,大家只休息过4天。”西飞王志强说。与之前相比,这次任务的要求更加严格。“你看,这是我们的现场问题及故障统计表。”王志强递过来一张纸,上面对故障现象、分析处理方式、使用配件等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据了解,此次国庆阅兵保障工作,对飞机保障时出现的各类问题普查范围加大,各个保障团队要通过日报、周报、月报的形式进行上报, 以便每个单位对每一架机的状况都能及时掌握,同时集团层面也会对各个机型记录进行全面汇总。从一架机到多架机,从一个型号到多个型号,针对同一问题进行全面普查。记者到达郭建宇所在的保障基地前,他们刚刚开完了补充问题预案的相关会议。“很多事情要提前想到。”郭建宇说。针对国庆阅兵,除了之前做的预案,在三个多月的保障中,大家经过频繁的碰头会讨论,又增加了数条预案,目的就是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保障团队集结了各专业的人员, 有什么疑问会有相应专业的解答,沟通交流起来更方便。因此处理问题也更快了。”一飞院负责环控系统的李荣军说。难得凑齐的各专业聚在一起,也让彼此在工作中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本次阅兵保障,航空工业派驻了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与部队在工作中的合作交流也超越了保障本身。“在这次任务中,感觉自己进步非常明显,也解惑了很多问题。”空军机务陈鹏说,“空军和航空工业是两个单位,但干起活来大家就是一个整体,合力解决问题。”

及时排故是外场保障的工作特点。为了保证第二天飞行计划的正常进行, 持续一个通宵的排故各个保障队都会遇到。西飞吴玉春就曾有过多次半夜换件的经历。产品厂家的人坐飞机将配件送到某地,等候在机场的两名司机疾驰300多公里在凌晨将配件交到吴玉春和他的同事手中,待配件安装完毕,又到了新一天的进场时间。“习惯了。”吴玉春说。长年驻扎外场,这样的经历常有,“故障不过夜”在他们心中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这次的70周年阅兵保障工作,更是一生只遇一次。吴玉春的水杯上贴着一个写有“70周年阅兵保障”的标签,是他从部队发的一瓶矿泉水瓶上撕下来的。那是一份喜爱,更有着对祖国、对航空的深情。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就是这个标签,将他对参与阅兵保障任务最朴素的情感表露无遗。

乐观的外场人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记者随保障人员到了他们的驻地。因为是临时性保障,部队腾出了新兵连的两个房间。二楼西北向的大房间住着西飞、哈飞和成飞的19名保障人员。说是大房间, 但两排通铺靠墙一摆,中间过道两人错身而过也需要些“技巧”;一楼小房间住着一飞院的保障人员,屋子里摆满了铁架床。这些多年不用、临时拼凑的铁床坐上去难免会有些晃动。因为是一层,加之窗外是一个土坡,室内光线不是很好。即使在白天,也得把灯打开辅助照明。虽说这里住宿条件拥挤,但在有限的空间里,党员先锋队、航空工业保障队的红旗则平整地挂在两个房间的墙上。他们就是在这里,利用休息的间隙完成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王林转身从抽屉里拿出党小组的活动记录本,里面工整地记录着每次党员学习的情况。

“开始来的时候,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大家就在村子里凑合了半个月, 好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等问题。”王林说,“后来集团公司做了相应的协调,解决了大家在部队食堂吃饭的问题。”王林所说的村子,从地理位置上紧挨着机场,但要到那里,则有四五里地的距离。由于国庆阅兵的特殊性, 远近驻扎着近百人的保障队伍,光靠部队已经无法满足住宿的需求。有些保障人员就住在附近的村里,工作开展起来也比较方便。靠近路口的一个农家院里,记者找到了他们的住处。二层小楼被分割成或朝南或朝北的房间, 分别出租给保障人员和在附近施工的工人。屋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张像模像样的床,大部分都是木板垫着砖头临时搭起来的。床的旁边码放着各单位的备用件。沈飞的王晨是他们中唯一的女性,和房东大娘住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航空人为了同一个任务就这样聚在一起。

住在村里的人刚来的时候都是走着去场站,夜晚的村子没有路灯,周围一片漆黑,有时凌晨2点多有任务, 他们就沿着高低不平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村外的大路旁,西飞的司机师傅等在那里把他们接上。“最近租了辆电动车,这样有任务去场站就方便多了。”中国航发东安的丁炜说。生活上这一小小的改善,让他们很知足。外场保障是辛苦的,但在一飞院张阳看来, 用学习打发空闲时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学英语、练口语,把编程语言系统地学一遍,他把零散的时间收集起来, 重新思考学习的意义。在外场,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航空人用乐观向上克服着条件的艰苦,保障着战机的每一次起降。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航空工业国庆70周年阅兵保障工作:你的瞩目 我的荣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