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国企公开课:中储粮讲大国粮仓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2019-10-2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5月23日,“领导干部上讲台”国企公开课暨国企骨干担任校外辅导员活动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中储粮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邓亦武作了题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与中储粮的责任担当”的专场报告会。

  中储粮成立19年来,深度融入中国粮食安全事业发展,已逐步发展成国内最大农产品储备企业集团,储备品种涵盖小麦、稻谷、玉米等主要谷物品种、油脂油料和棉花。中储粮作为国家重要粮食调控平台和可靠抓手,发挥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服务调控的“主力军”、调节市场的“稳定器”的作用。

  两个确保,做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始终是中储粮公司的根本任务”,是国家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初衷,也是赋予中储粮的根本任务。直到今天,“两个确保”始终是中储粮集团公司的生命线。经过十几年发展,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功能不断健全,已成为国家可靠的调控载体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调控网络体系。中储粮成立之初,只有82个直属粮库。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不断上收划转和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投入,调整优化中央储备粮布局,充实储备规模,目前形成了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库点网络布局。现在中储粮在全国布局直属粮库和分库980多个,基本实现了中央储备粮油由中储粮直属企业自存自管。从总体布局上看,在各大粮食主产省份和重要交通线沿线、重要物流节点的分布相对比较密集,一方面是为了更好满足产区农民卖粮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服务调运需要。依托这样一张网,可以高效服务国家调控需要,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响应、全网协同。

  自成立以来,中储粮经受住多次应急救灾调控考验,做到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比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储粮第一时间紧急安排中央储备粮油抢运灾区,整个抗灾救灾期间累计从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湖北等地分三批向灾区紧急投放救灾粮油64万吨,保证了灾区群众每人每天一斤口粮的供应。这是对中央储备粮应急调动能力一次实战检验。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2010年西南五省干旱等抗灾期间,中储粮均按照国家指令及时完成储备粮调动保供任务。在每次救灾应急保障中,中储粮的救灾粮油都是第一批运抵灾区,反映出中储粮垂直体系协调联动、高效执行的运作优势。

  仓储设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央储备粮仓储设施条件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从量上看,总仓(罐)容接近1亿吨,是中储粮成立初期仓容的6.8倍;从质上看,仓储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发生根本性变革。

  建国早期的苏式仓、砖木结构平房仓、拱仓、“蓆茓囤”等几种仓型,2015年以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使用的主流仓型,有高大平房仓、立筒仓、浅圆仓,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建设的,大多是中储粮成立后开始大规模建设使用的,每栋仓平均装粮在4000吨到5000吨,粮食出入仓采用机械化作业、自动化控制。这些仓房的主要特点在于,单个仓房的储粮容量更大,仓房稳固性、气密性更好,也彻底改变了以前用麻袋包装储存的传统方式,实现了粮食在粮仓内散存。

  大连直属库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粮库,整个库区长3公里,仓容规模135万吨,按每人一天一斤来计算,库存粮食可供全国人民吃两天。

  科技储粮引领行业进步。中储粮实施科技储粮,坚持安全储粮、绿色储粮、节能降耗的技术应用方向,坚持信息化、智能化的仓储管理方向。

  中储粮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绿色储粮技术,基本形成北方地区以低温准低温储粮为主、南方以控温和气调储粮为主的技术体系架构。目前,中央储备粮绿色科技储粮技术覆盖率已达到98%,共获得各项专利300多项。其中开发应 用“四合一”储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储粮研发的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绿色储粮技术。

  通过储粮新技术广泛应用,在保障库存粮食质量良好、储存安全方面已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中央储备粮宜存率从成立之初不到60%迅速提高并稳定在95%以上,2003年彻底消灭了陈化粮。成功把中央储备粮一个储存周期损耗控制在1%以内,每个储藏周期减少粮食损失量就相当于300万亩良田一季的产量,有效发挥粮库“无形良田”作用。2017年,中储粮已经实现所有中央直属粮库的智能化管理全覆盖,数万个监控探头,加上数百万个粮情传感器,构成了世界最大的一张粮食物联网。在中储粮集团公司总部,在电脑上选择全国任何一个库点,从库区作业到任何一栋仓房的粮食储存状况,甚至粮面上的粮食是什么状态,通过高清探头一目了然。通过布设在粮堆中的传感器,每栋仓房的粮食温度、湿度可以被实时采集、分析、预警。

  执行政策,做好服务调控的“主力军”

  中储粮不仅承担着中央储备粮棉油的经营管理,也是国家赋予的粮食收储政策执行主体,是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主力军。2005年开始执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收购;2006年开始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2007年、2008年先后开始执行玉米、大豆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政策性收购范围覆盖南北各品种主产区。

  从2005年以来,中储粮累计收购政策性粮油总量超过9.3亿吨。特别是2014-2016年,达到政策性粮油收购量的峰值,每年收购量超过1亿吨,其中2015年收购量达到1.83亿吨,收购量约占到全国粮食商品量的44%。据国家有关部门数据,仅2011-2015年,国家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直接带动农民增收2510亿元。

  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开始国家启动政策性粮食去库存,去库存步伐明显加快。2018年完成库存消化1.3亿吨,积极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缓解粮食主产区收储仓容压力,平衡和优化粮食产销区储备布局,从2006年到2018年,中储粮累计调拨政策性粮食6421万吨。其中,2013年完成跨省移库和跨县集并1219万吨,刷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调运规模的历史记录。

  保供稳价,做好调节市场的“稳定器”

  粮价是百价之基,防止粮价大幅波动,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大局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比如,2007年上半年到2008年下半年世界粮食危机导致粮价上涨,国际小麦、玉米、大豆价格最高时比2005年上涨160%-210%,全球范围内1亿人陷入饥荒,30多个国家陷入危机。

  2007年到2008年的世界粮食危机期间,国内粮价面临巨大压力。中储粮根据国家需要,迅速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粮,在全球粮价飙升暴跌、大幅震荡的形势下,确保了国内粮食价格不大涨、不大落,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与国际粮价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成为世界粮食危机中的“安全岛”。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国企公开课:中储粮讲大国粮仓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