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83岁阎崇年讲瓷器:大写的China(中国),小写的china(瓷器)

发布时间:2018-06-1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83岁阎崇年讲瓷器:大写的China(中国),小写的china(瓷器)

阎崇年现场讲解瓷器。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83岁阎崇年讲瓷器:大写的China(中国),小写的china(瓷器)

阎崇年

83岁阎崇年讲瓷器:大写的China(中国),小写的china(瓷器)

御窑千年

名家妙解经典系列之三

人物档案

阎崇年,山东蓬莱人,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著名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专著《努尔哈赤传》等,论文集《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满学论集》、《清史论集》等,近年出版25卷本《阎崇年集》和《阎崇年自选集》等。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并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宫》等,影响广泛。

提要

@瓷都景德镇,‘古昌南镇也’。瓷器销往国外,外国人不知道这种器物该叫什么,只知道来自昌南,于是就将‘昌南’谐音作china。所以,china不仅成了瓷器的英文名,还成了中国的英文名称。

随着国力的提高与世界来往交流的增加,国人了解认识自己传统文化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而文化历史的信息载体,除了文字,还有实物、器物。近几年来,博物馆热、看展热,故宫热,也说明了这一点。

清史研究专家、央视“百家讲坛”知名主讲人阎崇年,近些年来通过电视这个大众传媒平台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得到很多受众的肯定。在讲“大故宫”系列时,他讲了皇家的制度、人物、建筑等多方面,但没有过多关注器物。总有人向阎崇年表达,希望他讲讲故宫收藏的非常丰富的瓷器。他接受了这个建议。

过去三年,已年逾80岁的阎崇年开始集中研究瓷器,一方面他大量查阅文物档案、图录、考古报告,另一方面走访官窑、御窑瓷器产地及场址,包括景德镇御窑、浙江龙泉窑、河南钧窑、广东潮州窑、山东博山窑、福建德化窑、河北定窑等等。文字与实物两条线前行的成果就是,2017年8月,阎崇年拿出了他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新书《御窑千年》。

83岁的阎崇年动用他积累的历史功底,夹叙夹议地讲述了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到宣统三年(公元1912年)跨越宋元明清近千年的瓷器变迁。宋代的青白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元代的青花瓷和釉里红,一改单一颜色瓷器的局面,而开创彩色瓷器的新境界;明代的斗彩、五彩,争奇斗艳,色彩缤纷;清代的珐琅彩、粉彩,各种色彩、各种绘画,都可以纵情而灵动地展现在瓷器上。器物的变迁,背后是人鲜活的灵魂,是文化的演变,而这正是我们所要寻觅的历史精神。

瓷器工艺的背后 是血火交融的故事

在《御窑千年》里,阎崇年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大元青花”、“浮梁磁局”、“明御窑厂”、“宣德青花”、“成化斗彩”等概念为主轴,将元、明、清有代表性的御窑及背后的故事一一道来。

书里不仅史料详实,论证严谨,还穿插了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例如,在书的开篇,就讲了窑神童宾的故事。传说公元1599年,宦官潘相奉命来到景德镇,为朝廷烧造青龙白瓷缸。龙缸又大又厚,一入窑经高温焙烧,不是变形就是坼裂。所以潘相一到御厂,便立即四处招募窑工,可众人听说要烧造大龙缸,都畏首畏尾,不敢前去应聘。

这时,童宾主动担任了“报火”一职。他和窑工投入到烧造龙缸的工作中,但比事先想像的还要艰难。一批瓷坯进窑,而烧出来的却是一堆瓷片。朝廷紧催,对众窑工紧逼、鞭笞,甚至以死相威胁。童宾不忍面对工友的悲惨境遇,以身代薪,以自己的血肉身躯来换取龙缸的烧造成功。

当日熄火,翌日开窑,而童宾身躯早已化作青烟,灵魂升上天空。乡人感泣,尊童宾为窑神,立祠祀之。从此,烧窑必祭窑神童宾。除此之外,在书中还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等各个皇帝与御窑的渊源。譬如,乾隆地对艺术收藏有极高的兴趣和品位,他以皇帝的身份,亲自主导御窑瓷器的设计与创制等等。

china字母虽小写,但研究起来却是一个庞大的世界。瓷器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馆藏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项伟大创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作为清史学者,阎崇年选择明清故宫存量最多、档案记载最详、文献记述最丰、社会影响最大的御窑瓷器为重点,纵论御窑的兴与衰,透视瓷器的情与趣。将历史的观察,人文的叙述结合起来,寓理于器,淋漓尽致地展现御窑及瓷器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画龙点睛地提升瓷器之路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为什么选择御窑,阎崇年的理由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如要了解其精髓,必须通过其载体——御窑。御窑,是帝制时代的产物,依托国家力量,荟萃了瓷器文化的精华。皇宫有御窑,更能成其大;御窑为皇宫,更能显其贵。”

为什么是青花,而不是黄花、蓝花?

值得研究的器物那么多,为何对瓷器青睐,认为它尤为值得专研?阎崇年提到了一个情况:随着年轻人走过国门与外国人交流机会的增多,如果对自己国家的一些基本的文化历史常识不懂,是说不过去的。

“比如说,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这个单词小写就是瓷器。外国人问你,为什么会是这样?你能跟人家解释得完整、准确吗?瓷器不是一般的盘碗碟,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创造。原来世界上没有瓷器,历史上我们对外的友好往来,瓷器是个闪耀的名片,是我们的文化符号之一。当时中国瓷器引领整个世界的瓷器文化风尚。瓷都景德镇,‘古昌南镇也’。瓷器销往国外,外国人不知道这种器物该叫什么,只知道来自昌南,于是就将‘昌南’谐音作china。所以,china不仅成了瓷器的英文名,还成了中国的英文名称。而且,外国人还往往会问,你们元朝的青花,我们这有多少,为什么是‘青花’,而不是‘黄花’、‘蓝花’?很多中国人听了之后无言以对。所以,十分有必要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要想理解大写的China(中国),就不能不懂小写的china(瓷器)。”

在《御窑千年》里,阎崇年用了两个章节《大元青花》、《浮梁磁局》,专门探讨元青花横空出世的多种历史文化因素,探讨为什么是元朝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产生了元青花。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83岁阎崇年讲瓷器:大写的China(中国),小写的china(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