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钟南山:白衣赤子的坚守与梦想

发布时间:2020-01-2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钟南山:白衣赤子的坚守与梦想

  曾经,他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力挽狂澜。而今,奋斗的交响曲从未停止,却愈加浑厚、幽远……

  他有多重身份,是党员,是医生,是战士,是教师,是科研工作者,也是大众眼里的名人。人们熟悉他冷峻的面容,也熟悉他犀利的语言风格,但人们更熟悉的,是他在抗击“非典”时的传奇事迹,他呼吁公共卫生医疗的演讲和发言每每让人钦佩……钟南山,如同那座同样发音的奇山一样,清正而严肃,却更入世、更有温度、更有担当。

  “我唯一的压力就是来自病人”

  2002年冬,广东暴发“非典”疫情,世界首例病人黄杏初发病后住院。那个17年前的暮秋初冬以及如约而至的春天,一场人们闻所未闻的疫情——“非典”席卷中国。

  仿佛是一夜之间,这种传染性极强、极易导致死亡的呼吸道病症使得人们的恐慌情绪上升到极点。

  2003年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1月2日,河源市将有关情况报告省卫生厅,不久后中山市同时出现了几起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的病例。广东省派出专家调查小组到中山市调查,并向全省各卫生医疗单位下发了调查报告,要求有关单位引起重视,认真抓好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到2月9日,广州市已经有100多个病例,其中有不少是医护人员,并且在广州市发现的该类病例中已有2例死亡。

  疫情来得诡异、迅猛,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此时,卫生部对广东发生的病例开始关注,派出专家组飞抵广州协助查找病因,指导防治工作。

  与此同时,民间、互联网上谣言四起。有关熏白醋、喝板蓝根能预防怪病的传言兴起,市面上已现抢购现象。平时一大包10元以下的板蓝根一下子飙升到三四十元;白醋价格节节攀升,从10元至80元、100元;口罩严重脱销。

  2003年的春天,中国大地仿佛失去了颜色,四处都是消毒水的味道。每一个人神色紧张,步履匆匆,满街的人隔着厚厚的口罩还看得到慌张无措的神色。有不少人为了减少外出感染的可能性,大量囤积生活用品,学校的商店被一夜搬空。

  2003年的大年初三,钟南山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被推到了一场大战的最前沿,以一个并不年轻的战士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当时是摸着石头过河,治疗得很辛苦。”在当时的中国,每一户的电视都滚动播放着疫情通报的内容,也有很多人看着钟南山普及相关知识的讲话,心里也同时增添着力量和勇气。

  钟南山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并且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

  2003年2月11日,广东省卫生厅举行记者见面会,钟南山以院士的声誉作担保,告诉大家,“非典”并不可怕,可防、可治。

  如今回忆起来,钟南山说:“如果当时没有广州卫生部门领导的支持,我想会多死亡几百例病人。”这句感受的背景,来自当时对“非典”病因和治疗方案上的不同声音。

  “2003年1月28日,有关权威部门到广州,要求我们纠正错误的看法,提出这次(疫情)病原是衣原体。”钟南山回忆。

  但在实际治疗中,钟南山认为,尽管尸体解剖中有衣原体颗粒,但这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距。在临床一线的治疗经验中,使得钟南山敏锐地感觉到“非典”的真相不是如此。

  “我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广东省的存活率是全国、全球最高的。”根据媒体此前报道,在抗击“非典”过程中,钟南山曾多次坚持己见,还曾站在父亲坟前很久,下定决心说真话。

  “那时候我个人没有什么压力,我唯一的压力就是来自病人,要么活、要么死。”钟南山向《南方》杂志记者回忆起“非典”往事,坚定如常。

  2003年4月12日,钟南山牵头的联合攻关组宣布和香港大学微生物系专家发现的病原一样,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真正原因。4天后,这一结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

  “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这就是我们得出的经验。而这个经验的得出与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脉相承。如果没有这两点,我们就不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根据临床情况来诊治了。”事实证明,钟南山的“坚持己见”,不仅为“非典”疫情的治疗、预防取得了巨大突破,也为后来发生的H7N9、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疫情处理打下了扎实的经验基础。

  始终保持清醒的思考、始终保持对事实的尊重,这是紧绷在钟南山心里的一根弦。

  敢于说不满意

  2017年8月17日举办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卫生和健康事业、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卫生和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各项工作。

  然而,在医疗改革的问题上,中国确实步履艰难,并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发展。如果说,在“非典”治疗上的坚持己见是一种“敢”,那么,在这一问题上,钟南山的“敢”也是出了名的——他是敢于说出“不满意”三个字的少数人之一。

  “医患关系为什么紧张,因为沟通太少,见面少。”“医生应是医疗改革中的主力军,而不是被动接受医疗改革的“阻力军”。把一些耗材、药物成本的增加算在医生身上。医生不创收,医院就没有办法存活下去。”这些话语从钟南山口中说出异常锐利,但人们可以轻易地听出这话语背后,他作为一名老党员对医疗事业的“爱之深、责之切”。

  在钟南山看来,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公立医院的定位问题没有解决。公立医院市场化操作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要缓和医患关系,将医改贯彻到底,关键是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大国家财政对医护人员的支出,必须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

  “以前都是讲需求,现在就发现医改搞了这么多年,看病问题没有解决。”过去大部分医疗改革在老百姓看病开支、建立健全医保制度等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但这都是针对需求方的,而对作为供给方的医院本身的改革投入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医疗制度的制定者如果没有解放思想,就难以解决问题。”他给《南方》杂志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以前,我们手术当中插管麻醉的费用是6300元,现在我们的技术改进了,采用无插管化的麻醉技术的麻醉费用只需要3200元,患者的痛苦也大大减轻,但医院的人力占用变多了,医院的创收却减少了。”实际的钱的问题摆在面前,使得公立医院缺乏公益性的现状暴露无遗,“以创新为动力”也很难避免成为纸上谈兵。医生本身减负的生存压力和由此带来的医患矛盾的加剧,使得二者对立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也同时给医生群体带来了“尊重不够”“看不到方向”的感受。尽管市场逐利的现象在医生群体中也存在,但是在市场化运作的体制下,医疗也成为了逐利的温床。

  院方、医生、患者,胸怀医疗人文精神的钟南山对当下医疗体系中每一方的喜忧都念念不忘。

  重视全科医学,早诊早治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钟南山:白衣赤子的坚守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