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夜经济”:重燃人间烟火气 照亮脱贫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07-0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广西新闻网大化6月29日讯(通讯员 吴浈慧 覃文军)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达吽小镇车水马龙,人潮如织。各地游客汇聚于此,共品美食,共赏歌舞。热闹繁华、充满烟火气的达吽小镇,正是大化“夜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外酥里嫩的烤鱼、软糯香甜的糯米饭、鲜美可口的辣炒螺蛳……走在达吽小镇熙熙攘攘的慢街上,各式各样的小吃商品琳琅满目;美食广场上歌声缭绕、舞影婆娑。近年来,达吽小镇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以长寿特色美食和布努瑶民俗文化为主打品牌,做活“舌尖”上的文章,依托地方历史文化为脉络,融合布努瑶文化、壮瑶美食文化、铜鼓文化、长寿文化及瑶浴、奇石等元素,着力打造具有布努瑶特色文化的旅游胜地,助力脱贫攻坚。
夜经济点亮扶贫新业态
覃庆妹是大化贡川乡贡川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居住在古江安置区。一个月前她来到达吽小镇申请免费摊位,支起了属于自己的小摊,贩卖亲手制作的家乡特色小吃“贡川油馍”。只见她熟练地往铁模片上铺一层白色米浆,再放上几勺菜馅压实后,放进沸腾的油锅里油炸。刚出锅的炸油馍香酥金黄,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政府有这个机会让我们来这里摆摊,又有补贴和收入,在家门口创业也方便照顾小孩,现在不用跑去广东打工了。”覃庆妹拂去额上的汗,笑着说道。
大化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及特色美食小镇建设相结合,以解决搬迁群众的创业就业为目标,在达吽小镇建设骑楼120栋,在古江安置区一楼开设商铺173间,在慢街开设铺面213间,为古江安置区的搬迁群众提供服务行业工作岗位约3000个,还增设80个免费移动摊位,贫困户可自愿报名参加,实现自主创业。
有序释放地摊经济活力
来到达吽小镇的风情购物街,画线设点的“跳蚤市场”正如火如荼运营中。儿童玩具、鞋包服装、家居饰品等摊位整齐有序地摆放着,摊主们大声吆喝,热情招呼着路过的游客。来自大化镇的自由职业者韦肖燕在路边派发气球,她满面笑容地说:“非常感谢政府支持地摊经济,这不仅解决了我们目前面临的就业问题,还能将大化的夜经济带动起来。”
6月初,达吽小镇发布开展夜间及节假日“占道经营,促进地摊经济”试点活动的告示,目前已有380人报名并登记备案。活动严格落实“定区域、定时段、定品种、定责任、定标准”的“五定”管理要求,划定经营区域标线或设置标牌,明确活动区域,规范“地摊经济”,让一“摊”烟火气更为有序。
夜经济成为大化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大化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以达吽小镇建设为切入点,以原生态美食为突破口,围绕4A级奇美水城景区,创造集文化、旅游、娱乐、美食、观景于一体的商旅文创融合发展新业态,打造“山水不夜城”以及“大都马”区域夜经济新地标,充分释放“夜生活”活力。以稳就业、保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夜经济、夜文化服务与产品,抓好“夜游”观光、“夜嗨”体验、“夜食”餐饮、“夜购”消费、“夜宿”休闲、“夜养”康养等夜经济活动,将新冠疫情对传统消费模式的冲击,转化为新兴消费模式发展的催化剂和新动能,拉动夜间旅游消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助推全县旅游扶贫和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统计,2019年大化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277.59万人次,旅游总消费34.91亿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52元,同比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41元,同比增长11.3%;累计实现87122人脱贫、68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5.80%降至4.28%。
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汉田说:“当前,夜经济已成为提升大化城市活力、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化将持续挖掘‘夜经济’, 刺激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打响旅游品牌,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助推脱贫攻坚。”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大化“夜经济”:重燃人间烟火气 照亮脱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