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直播、投放、KOL、爆品打造……新品牌从0到1如何避坑?

发布时间:2021-02-2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直播、投放、KOL、爆品打造……新品牌从0到1如何避坑?

2021-02-23 09:08 KOL 直播

2直播、投放、KOL、爆品打造……新品牌从0到1如何避坑?

来源丨浪潮新消费(ID:lcxinxiaofei)

在今天,内容对品牌的价值不言而喻。

强内容,几乎是过去两年各种 " 起飞 " 新品牌的共同特性,也是未来大部分品牌实现增长不可或缺的利器。

但媒介、流量重构在带来内容新机会的同时,直播、投放、KOL、爆品……这些新兴的 " 成长路径 " 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坑。

对于品牌来说,好内容的标准是什么?内容背后,驱动品牌成长的核心壁垒如何建立?创始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新媒介带来各种变化?

围绕这些问题,在不久前 " 浪潮新消费 X 峰瑞资本 " 联合举办的新媒介与新品牌闭门会上,30 多位优秀消费创业者、投资人进行了深入探讨。

诸多来自一线的实践与思考,或许不是最完整直接的答案,但总结梳理下来依然让人眼前一亮,可以给到消费品创业者的方方面面以启发。

节选第二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与上千位新品牌创始人一起成长,点击加入新浪潮品牌俱乐部

整理 | 黄斯理

编辑 | 曹 瑞

直播、投放、KOL、爆品打造……新品牌从0到1如何避坑?

A:我在负责一个保健品品牌,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媒介和投放的思考。

首先,对于很多品牌来说,直播是一件挺高危的事情。为什么?

第一,做直播很难赚钱。尤其是保健品品牌,基本上不能做直播,因为主播特别怕消费者吃了没用,会收到差评。

今天,除非你找李佳琦或薇娅,定制一个适合跟他们长期绑定销售的产品,否则对于大部分品牌来讲,直播的作用都只是在启动时快速把天猫的成交额堆起来,打个头阵,就到此为止了。

如果你在直播里快速地做起来,这个时候肯定是亏钱的,因为你卖的价格要特别低。

这跟在天猫上做生意的逻辑不同。你在天猫上做生意,最后账算不算得过来,就是看你能不能打造爆品,能不能获得天猫系统免费流量的加持。

第二,直播客户可能并不是你真正的客户。

直播带来的流量人群画像跟你真实的用户画像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直播里的这些用户是不能拓展的。

如果你想的是在打造爆品的过程中,让更多人来凑数,直播倒是可以,但你别指望能通过直播来做品牌。

你的东西很好用,消费者记住的是李佳琦或薇娅,而不是你的品牌,所以直播对品牌的加持非常少。

除此之外,做内容也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容易。

第一,品牌方小红书、B 站、抖音这些平台上面,什么能抄,什么不能抄?

我觉得最能抄的,是筛选 KOL 和投放的逻辑,反正这些逻辑大家都会,就是根据一些比较虚的数据指标来衡量 KOL 的带货能力。

但在选哪一个 KOL 这件事上不能抄,因为这里面对于定制化的要求非常高,你不能把人跟内容直接拿过来。

第二,在内容创作上,我们离用户还是挺远的。

你最好还是把创作内容的权利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你可能只需提供一个思路框架和目标。

我们团队之前把抖音上爆火的片子全都看了一遍,都觉得不可思议,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差的玩意儿也能行,所以我们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当团队所有人全票否定这个内容的时候,要先给自己留一个机会,看看是不是真的这样。

现在,我们触达消费者的方式跟过去已经不太一样了,我们对消费者的理解是比我们想象中要少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内容创作的权利交回给市场,交回给专门做内容创作的人。

另外,很多人都很好奇,像宝洁、联合利华这样的快消 500 强品牌做了那么久,底层逻辑有没有出现过很大的调整?其实没有:

对消费者来说,一个成功的产品和品牌是有核心价值的,它们能够非常精确地解决某个场景下的问题。

比如我之前负责的一个产品,当时画了一个用户画像,觉得 TA 是年轻女性,应对国际航班的倒时差问题。

结果我们跑到机场看,发现根本没有这群人,因为工作出差的人群里,75% 都是男性。

在一开始做产品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个 "TA" 的假设,但经历过投放等等的事之后,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地方都跟我们之前想像的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基于数据来做调整。

像我们这种海外品牌,在中国刚推出一款新产品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考它在海外的人群画像。

比如保健品,我们本以为是以 90 后、95 后的女性为主,但做了才发现,在中国买的都是妈妈,她们才是主力军。95 后的消费能力再怎么成长,也逃不过这个品类的特征。

现在这个时代,各个平台都有很好数据让你去反哺。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产品的流量结构变化,来做调整。

直播、投放、KOL、爆品打造……新品牌从0到1如何避坑?

B:我是一个茶叶冲饮品牌的创始人,去年 8 月份正式在天猫上线,我们就是典型的站外种草,淘内收割。

在整个种草的环节里,有两点是我们比较看中的:一是投放内容,二是 KOL 质量。

1、最好的内容不是高大上,而是生活化的素材

我们一直在思考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把内容传递给用户。试下来后发现,最好的内容并不一定是最官方、修得最精美的照片,反而是一些非常生活化的东西。

你要以一个接地气的状态去给消费者呈现你想表达的生活方式,这样用户才会觉得你的东西是贴近他的。所以,用生活化素材做出来的效果,可能比用那些特别高大上、非常牛的造型更加好。

除此以外,你还要想怎么把内容多次利用,或者说怎么把内容的价值最大化。

第一点是要跟流量主达成多次合作。

很多时候,品牌在微博上找一个大 V,投放完合作就结束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浪费的行为。我们在跟博主合作的初期,就要考虑到怎么去跟他做多次的成交。

比如 Up 主发了一条单独的产品推广短视频以后,他是不是也可以在日常的 VLOG 里间接植入同一个产品?在出现类似于双 11 的活动之前,产品是不是能够多出现几次?

当同一个产品多次出现在粉丝眼前,他购买的几率会大很多。

第二点是素材二次利用。

比如我们在淘宝天猫上做的内容,是不是可以同步到我们的买家秀?或者信息流投放里?

二次利用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内容既然对接了,你就要花时间去做沉淀,把它再次放大。

2、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 KOL?

在 KOL 投放上,我们比较看中数据的真实性。

做过投放的肯定都知道,很多数据都是真真假假、很难分辨。即使一个 KOL 的粉丝很多,转发、提问等等都很多,也不代表什么,因为这些数据很可能都是虚假的。

很多品牌非常关注内容的播放量,因为这个数据能让他们觉得安心,但却不一定是真实的状态。

所以我们在筛选博主的时候,并不需要他们能够呈现多么漂亮的数据,反而是要求他们一定要提供最真实的数据。

除了这点,我们还要想怎么去找最合适自己的博主。

现在是流量非常贵的时代,加上最近很多资本都看中了消费赛道,很多品牌拿到融资之后,在投放上能花的钱都不会少,所以流量只会越来越贵。

在这种环境下,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博主变得非常重要。

比如我是做食品相关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跟一些做吃播或者美食相关的博主合作。但这类博主的数量有限,当你已经跟大部分博主谈过合作,下一步怎样做?

找用户画像有重叠的板块。

举个例子,我们今年年初在抖音上做了非常多的投放,当把美食类的帐号都投放完以后,我们找了一个新方向:萌宠类的博主,为什么?

第一,他们的粉丝都是非常年轻的人。

第二,粉丝对自己的宠物非常疼爱,所以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

第三,粉丝一般会研究宠物食品的成分,所以他们对食品的质量是有要求和认知的。

由此推断,萌宠类博主的粉丝跟我们的用户是有一定重叠的。所以,我们在抖音上做测试,跟一些萌宠类的博主合作,最后还真能带来不错的效果。

3、为什么不要放弃做投放?

有时候,我们可以多坐下来,反思一下投放的成效,因为在做投放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

在刚开始做渠道投放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做了一个月,但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所以就想着要放弃。

但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觉得不一定要放弃,反而应该去深刻地研究一下,想想为什么你的投放效果不好?

第一,当渠道确实有红利,而你却没有做出效果来的时候,肯定是你出了什么问题。

第二,当你投到第二、第三个月的时候,数据的效果才会变得明显。

你可以想想自己的消费习惯,当你第一次看到一个新品牌的时候,可能不会直接购买。但当你第五次看到它被博主推荐,觉得大家都在推广,证明产品是好的,你才开始对它产生兴趣。

所以,投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说只投了一个月,觉得效果不好,就想完全放弃。你应该更加努力地研究,怎么把渠道的流量挖掘到极致。

新品牌也可以去尝试多渠道推广,不是说一定要把自己聚焦到某一个渠道上,因为平台每一个时间段的政策、算法都不一样。可能他们内部的一些调整,就会导致你这个月的投放效果变得不一样。

所以,我们要做多渠道投放,以分散风险。

4、要用平常心态看待直播

现在,只要你做线上,就很难绕开直播这个坑。

我觉得我们应该以一个平常心去看待直播,因为它是以最低价去做销售,如果用户第一次是通过直播来买你,就很难再以一个正常的价格去复购。

所以,我们要用一个非常平常的心态去看待直播,我做直播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这场直播的素材能够二次利用。

如果这个直播的素材可以用在信息流投放,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授权,为我带来二次转化的话,这个直播就是有意义的。

第二,这个主播能给我的品牌带来一定的背书。

比如李佳琪和薇娅,他们可以给你带来很强的背书,就算跟他们合作的效果不完美,我也觉得没有问题,因为我还可以借他们的素材来进行二次宣传。

对新品牌来说,大部分销售来自直播是一个不太健康的状态,一个相对健康的数值应该是一部分来自自然流量,一部分来自种草,这对于品牌来说更有价值。

直播、投放、KOL、爆品打造……新品牌从0到1如何避坑?

C:我分享一下对需求和内容的理解。

每个内容平台都希望有更多优质、多样化的内容能够被生产出来。所以,内容生产者的机会是永远存在的。

对品牌来说,拥有更多差异性的新内容意味着拥有更优势的谈判空间,去获得相对低价且优质的用户流量。

与此同时,内容是分散的,每个消费者也有自己的内容取向,你喜欢的内容别人不一定会喜欢。

所以品牌很难通过一个主观的内容创作去锁定一大群消费者,更多是需要透过更广泛的 UGC 去锁定不同的消费者,因为不同的 KOL 会有不同的用户画像。

做生意的核心就是要更好地理解每一个消费者,理解他们的差异性需求,并且根据这些需求去匹配合适的资源。

比如我们做定制游,就是按照用户的需求去为他们定制出行计划,这是一个需求驱动的、以人为中心的业务模式。

如果回过头来看,传统的旅游社是资源驱动的,他们会先根据他们的资源和对目的地的理解,把旅游服务做成一个产品,放到 OTA(在线旅游)平台上去销售。

消费者根据 OTA 平台上旅游产品所展示的内容,来理解这个产品是不是符合他的需求。

但是,越来越多的消费理念是偏向于由人的需求所驱动的,OTA 上产品未必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所以,旅游行业在流量上的理解和打法跟大家所想的也点不一样。

我们是一个服务品类,它相对低频,消费者的决策路径比较长,我们从种草到决策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丢失用户。同时,内容平台越来越希望让决策路径变短,让电商的闭环直接在他们自己的平台上走完。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直播、投放、KOL、爆品打造……新品牌从0到1如何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