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二手房成交创十年新低,多地土地持续高流拍,地产何时迎春风?
发布时间:2022-12-1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凛冬已至?
深圳住建局数据显示,1月深圳二手商品住宅仅成交1557套,低于2021年10月的1605套,再创近十年历史新低;成交面积14.73万平方米,同比大跌75.04%。而据国家统计局信息,深圳二手房价跌幅0.4%,为一线城市中跌幅最大,且已连跌了8个月。
与此同时,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报告,土地市场持续惨淡,深圳、苏州、宁波和无锡三轮集中土拍开启,土拍热度均低于二轮,溢价率再创历史新低,流拍率仍处23%的高位。在资金压力未见实质改善情况下,缓拿地甚至不拿地已是房企共识。
深圳二手房成交惨淡
只反弹了短短两个月,深圳二手商品住宅月度成交就又跌破2000套大关了。
深圳住建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深圳市二手商品房成交23.05万平方米(2019套),同比下降64.38%;其中,二手商品住宅成交为14.73万平方米(1557套),同比大跌75.04%。
这意味着,深圳二手商品住宅的月度成交,已经低于2021年10月的1605套年度低点,再次刷新近十年的历史新低。
2021年2月,深圳率先在全国推行二手房指导价政策,当月深圳二手商品住宅成交就大幅下降至4166套,相比前一月的7008套,环比下降40%。2021年3月这一数据反弹至6789套,却成为“最后的荣光”——此后二手商品住宅连续7个月下跌,一度下滑至去年10月份的1605套。
而从全年来看,2021年深圳共成交40699套二手商品住宅,相比2020年的95273套,同比减少57.3%,甚至低于2012年的57203套和2014年的57251套,亦是近10年新低。
高流拍显示房企投资压力
2月1日,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研究报告称,2022年1月,楼市新增供应缩量显著。29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面积1080万平方米,同环比齐降,降幅分别达到了43%和58%。主要原因是受到年末基数较高和新冠疫情各地频发等不确定性影响。
其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228万平方米,环比近乎“腰斩”。北京因当前新冠疫情的不确定影响,供应环比大降82%,房企推盘意愿不高;广州、深圳整体供应也有了稳步下滑,环比跌幅均超7成;仅上海本月供应164万平方米,环比上涨46%,显著好于去年同期,因成交惯性犹存,房企供货积极性也相对较高。
还有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总成交建筑面积仅5478万平方米,较去年12月下降近九成,同比降幅也接近七成;成交总金额降至1133亿元,环比上月大降90%,同比也下降了75%。平均楼板价跌至2069元/平方米,环比降幅达15%。
与此同时,土地市场持续惨淡,深圳、苏州、宁波和无锡三轮集中土拍开启,土拍热度均低于二轮,溢价率再创历史新低,流拍率仍处23%的高位。
以重点监测的城市来看,平均流拍率升至21%,除西安、石家庄等少数二线城市流拍地块相对较多外,大部分流拍地块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并以涉宅用地居多。“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当前房企仍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加之这些城市的楼市下行压力加剧,短期内房企投资态度愈加谨慎,高流拍也在意料之中。”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
政策空间值得期待
“尽管中央及地方政府频频出台偏松政策,但行业现金流未见明显改善,叠加一二季度为海外债到期高峰,房企在资金压力下投资拿地情绪仍较为谨慎。”平安证券地产首席分析师杨侃认为,目前政策端仍亟待加大发力,为各市场参与主体注入信心,引导房企购地等正常经营行为回归常态。短期行业流动性危机仍未消除,房企将保持“以销定投”的谨慎投资态度,基本面向好、土拍规则友好的区域或更受青睐,城市间延续分化,后续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加大背景下或进一步调整土拍规则让利。
华泰证券房地产研究组负责人陈慎则提出,2022年房地产行业将“向死而生”。原因是房地产基本面急转向下,过度放任风险并不利于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必要的边际宽松动作已经在进行中。
他预计,未来地产政策回旋余地较大,虽然“房住不炒”、“共同富裕”等大基调制约下不太可能出现重大逆转,甚至房地产税还要加速推进,但随着市场景气度下降,有理由期待部分政策空间能够缓和,重铸金融机构和企业信心,保障行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