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风云再起?
发布时间:2023-01-1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风云再起?)
看似业已尘埃落定的网约车市场似乎并未有消停的迹象,继高德、美团、曹操、T3之后,网约车市场又有了新的入局者。不过,这一次入局网约车市场的玩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平台型玩家,而是华为。
不得不说,当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让人意外的。原因在于,如果按照以往网约车的平台型的打法来看,这其实是与华为整体的战略相背离的,因为一直以来华为都是在做基础设施,做硬件,而不是做平台。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华为入局网约车这件事儿,似乎可以得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答案。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网约车市场的印象都是平台型的模式,无论是之前的滴滴,还是那些新入局的网约车玩家,几乎都是如此。尽管滴滴被下架之后,不断有玩家投身其中,网约车市场上的风云再起,但是,从入局玩家们的特征来分析,我们都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无论是老的玩家,还是新的玩家,几乎都是将平台模式看成是根本模式。说到底,以往的网约车市场,依然还是流量的争夺,市场的瓜分,并未跳出以往网约车市场传统的竞争模式。说到底,以往玩家们的入局,仅仅只能给网约车市场带来格局上的改变,而无法带来本质性的变革。
当华为开始入局网约车市场,很多人会简单地认为,华为将会加入到与高德、美团、曹操、T3等玩家的市场争夺的战役里,网约车市场将会开启一场全新的流量争夺战。如果仅仅只是以此来看待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未免有些太过简单和武断了。站在新的角度来看待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或许才可以找到一个全新的答案。
华为入局网约车,并非为了流量
当滴滴被下架,我们看到的是,一系列的玩家们加入到网约车市场之中。曾经似乎已成定局的网约车市场,战火重新被点燃,很多人认为,网约车市场格局并未确定,这个时候,投身到网约车市场的流量争夺战之中,依然还是有很多的红利可以挖掘的。于是,我们看到了以高德、美团为代表的平台型玩家的加入。
后来的发展告诉我们,在滴滴被下架后的这一段时间内,平台型玩家们的加入,的确让网约车市场的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至少滴滴以往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逐步被打破。尽管如此,整个网约车市场的格局,特别是大的格局,从本质上来看,是没有任何改变的。说到底,新玩家的加入,仅仅只是对原有的市场和流量进行划分,在缺少新的流量作为补充的情况下,网约车市场的格局,很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玩家们之间的竞争,只不过是陈旧的「分蛋糕」的游戏罢了。
如果华为入局网约车,仅仅只是为了流量的话,那么,它非但会遭遇老的玩家的阻击,甚至那些新的玩家,同样会对它有所忌惮。可以说,华为业已过了网约车市场的流量红利期。既然如此,那么,华为为什么还是依然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网约车市场呢?
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流量格局业已确定的大背景下,网约车市场真正需要改变的,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流量规模大小的「老套路」,而是网约车市场本身需要发生一场深刻改变的「新变革」。这场改变,并不是以C端用户为主导的,而是以B端用户为主导的。
通过对B端用户进行深度赋能,改变传统网约车上游的供给方式,让网约车市场获得更多新的发展红利,才是网约车市场的新红利。因此,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并不是为了争夺流量,更不是像其他的平台型玩家那样分一杯滴滴剩下的羹,而是为了去改变网约车的供应端,实现网约车市场供给侧的改变。说到底,华为依然还是在做基础设施,依然还是在做产业赋能的事情,只不过,这一次赋能的对象是网约车市场的B端用户罢了。
华为入局网约车,并非为了平台
当滴滴被下架,我们的确看到了不少玩家们的加入,但是,如果对这些新加入的玩家进行一次分析和总结的话,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出,这些玩家基本上都是平台型玩家,他们所做的依然是撮合和中介的角色。只不过是将以往局限于单平台的撮合模式,改成了多平台的聚合型的撮合模式罢了。不得不说,平台型玩家的加入,聚合型模式的落地,让用户有了更多新的选择,甚至让用户享受到了不同平台竞争带来的红利。
然而,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如果仅仅只是做平台,仅仅只是做撮合和对接,改变的依然是效率的问题,那么,用户得到的服务和体验,其实是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改变的。这就说明,网约车市场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撮合和对接的新方式,而是新的服务和新的体验。
站在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华为入局网约车,我们就会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并不是为了做平台,而是要对网约车市场这样一个看上去业已传统的行业进行深度的赋能和改造。这其实是与华为入局煤炭产业、华为入局制造产业、华为入局造车市场,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说到底,华为入局网约车,并不是为了做平台,而是为了深度改造网约车市场的内在元素、流程和逻辑,改变网约车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结合华为在信息基础设施,云服务和硬件上的优势来对网约车市场进行一场深入而又全面的改造。更为直接地说,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其实就是要革传统网约车和传统网约车平台的命。在华为的眼中,传统的网约车是改造的对象,传统的网约车平台,同样也是改造的对象。
华为入局网约车,并非为了互联网
如果我们将以高德、美团、T3为代表的玩家投身到网约车市场,看成是玩家们为了维持互联网式的商业模式和打法的话,那么,华为入局网约车,并非是为了互联网,而是为了新技术,为了新的场景,为了新模式。在我看来,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更多地是为了将网约车市场在纵向上做得更深,而不是像其他的互联网玩家们那样在横向上做得更广。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其实是与其入局造车市场有着相似之处的。我们都知道,华为入局造车市场,并不是为了造车,而是为造车的玩家们提供服务,将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赋能到造车一族身上,从而让造车一族可以更好地造车。说到底,华为是要做造车市场上的基础设施,做造车市场上的「水电煤」。
华为的这样一种打法,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互联网式的打法,而是更多地呈现呈现出来的是互联网之外的新型的打法。从根本上来看,华为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非互联网的打法,最为根本的一点在于,它的技术并不是互联网式的,而是更多地以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形态来呈现的。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视角来看待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这件事。我认为,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更多地是在为造车,为智能座舱,为自动驾驶,寻找新的场景,从而让华为在这一方面有更多新的经验,实现更多新的突破。一句话,华为入局网约车,并不是为了互联网,而是为了新技术,为了改造产业,为了反互联网之道而行之。
结语
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让日趋平静的网约车市场起了新的波澜。从表面上看,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似乎让网约车市场有了新的竞争者。实质上,华为投身到网约车市场的内在逻辑,同以往我们看到的其他的玩家们的内在逻辑,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这一点,其实和华为入局造车市场有着些许的相似之处。
认识到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与其他玩家入局网约车市场的不同,我们才能真正明白网约车市场正在面临的新变化,我们才能真正知道网约车市场的新红利,以此为开端,我们才能跳出互联网式的看待网约车市场的做法,找到网约车市场的新蓝海。
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究竟将会带来怎样的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孟永辉,知名行业研究专家,专栏作者,战略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行业观察信息。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孟永辉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华为入局,网约车市场风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