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的解码器”
发布时间:2018-12-1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
5月5日清晨,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迎来了如潮的人流。他们围聚在马克思墓前,纪念这位世纪伟人200周年诞辰。很多人带来了鲜花,一位老者特地用亮红色的气球组成了“200”的字样,马克思墓碑上的金黄色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分外鲜明。
在马克思诞辰纪念日这一天,英国举办的各种纪念活动进入高潮。大英图书馆举办的特别展览“卡尔和埃莉诺·马克思”吸引着不少观众。此次展览展出了许多珍贵文物:从第一版的《共产党宣言》,到马克思使用过的阅览卡,一件件展品诉说着马克思执着奋斗的一生。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里,由英国马克思纪念图书馆主办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国际会议持续了一整天。从主会场到分论坛,来自英国、中国、德国、印度、古巴、南非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数百名听众一道探讨马克思的思想精髓、探寻未来的发展之路。热烈的讨论中,人们再次感受到,问世已超过150年的《资本论》对现代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回顾历史,每当出现重大经济动荡,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遭遇危机时,都会掀起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重新解读的热潮。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经济学教授本·凡恩表示:“马克思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莎士比亚’。”他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尚未消退,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繁多的问题之下,人们开始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寻找答案。“在西方经济学为主导的语境下,重温马克思的思想令人大开眼界,它是当代资本主义的解码器,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打破了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学术界限,从整体上探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几个月前,一场男女薪酬差异的风波席卷英国。如今,在不少国家,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催生了“女权主义”“民权运动”的兴起。这些看似孤立的社会思潮和运动,正是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印证。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劳工史客座教授玛丽·戴维斯指出:“如果用剩余价值理论来解释,女性和黑人在工作中被剥削的剩余价值更多,经济层面的问题最终反映在了政治和社会层面。女权也好,民权也好,都是阶级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表现形式。”
作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为成功的国家,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受到与会者关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罗文东表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话语,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必将是深远而广泛的。
(本报伦敦5月6日电)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当代资本主义的解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