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舞蹈教师22年坚守 带听障学子追逐舞蹈
发布时间:2021-11-2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中新网太原11月22日电 题:山西舞蹈教师22年坚守 带听障学子追逐舞蹈 (本文来自www.9y9y.com)
作者 吴琼
“咚、咚、啪、啪……”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原市聋人学校的一间舞蹈教室中,没有音乐,女孩们在老师的手势中起舞,伴着地板的震动和老师的指导,她们抬手、踮脚、转圈,感受音乐的节奏,在舞蹈里释放自己的情感。
44岁的赵静是太原市聋人学校的一名舞蹈老师,1999年,学习音乐教育的她大学毕业后便来到这里,一干就是22年。
作为听障学生的舞蹈老师,赵静的第一步是学习手语,手语搭起了她和孩子们沟通的桥梁。“学校有手语书,常用的词语上面都有,但是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进步才最大。”赵静告诉记者,“其实手语很形象,和孩子们经常聊天,交流多了手语学得也快。”
克服了交流障碍,在无声的舞蹈课上,如何做到动作、节奏、表情与音乐完美融合,诠释作品的内涵,又成了难题。
教听障孩子跳舞,是她之前没有想过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让孩子们理解音乐的表达内容。”赵静说,先要让孩子们明白音乐的节奏、节拍,再一点一滴渗透音乐理念,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们知道音乐如何表达,通过身体语言,更好地传达他们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孩子们能用身体语言在舞蹈里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这是我这么多年努力的方向。”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排练时,她会让孩子们感受地板的震动,趴到音响、钢琴上感受震动,了解音乐。观看舞蹈视频、作品片段时,她给孩子们讲解,用更夸张的语言和更形象的表情等带动孩子们,方便孩子们投入音乐,理解音乐。“膝盖破了、道具上的毛刺扎到手里了,孩子们处理好继续练,这种吃苦的精神让我很感动,是我值得向他们学习的,彼此也在鼓励中共同进步”。
从2003年开始,赵静带领孩子们参加全国性的舞蹈大赛。《这里的阳光同样灿烂》《乒乒乓乓》《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精彩的舞蹈表演,不仅使孩子们获得多项大奖,也让他们有了更多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我带着孩子们去了鸟巢,代表山西参演《星星你好》的手语舞蹈表演。”赵静说,“这样的经历难能可贵,向全世界展示了聋人孩子的舞蹈,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无声’的鼓励,让我们铭记一生。”
前不久,赵静带孩子们参加了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山西报送表演节目的录制,表演舞蹈《点仓灯》。“它属于山西民间的舞蹈,是吕梁地区的传统民俗,寓意庆丰收、盼儿归、大团圆。”赵静说,为准备好这次表演,去年他们便开始筹划、排练,今年7月、8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集中训练。“表演时,孩子们把传统民俗和舞蹈的意境,表演得淋漓尽致。”
在赵静和老师们的带动下,通过舞蹈训练、表演,孩子们也有了大的转变。有的孩子从怯怯的、不爱说话到慢慢开朗,愿意和他人主动交流;有的孩子越来越自信,愿意展现自己,担任班干部、舞蹈队长,组织能力变强;也有学生把舞蹈作为自己的事业,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坚持舞蹈表演。
“虽然教了20多年,但我觉得我的心还很年轻,和孩子们在一起排练是最愉快的,我特别享受这个过程。”赵静说,她还会发掘更多孩子,继续带领孩子们走出去,让他们更自信,走上更大的舞台。(完)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山西舞蹈教师22年坚守 带听障学子追逐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