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金信托发展需要从队伍建设、模式创新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发力
发布时间:2021-12-3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保险金信托发展需要从队伍建设、模式创新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发力)
12月29日,中信信托通过线上直播举行第五届中国保险金信托论坛,发布了“中信财富传承智库”首个立项课题《我国保险金信托发展路径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中国保险金信托可持续发展之道(2021)——渠道深度洞察报告》(下称《报告》)。
此外,还分享了自2019年中信保险金信托服务标准发布以来,中信信托与合作机构在金融科技、队伍共建,以及多场景应用方面的创新成果。
记者了解到,由于较成功地结合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和信托的制度优势,自2014年首次被引入国内后,保险金信托迅速成为财富管理市场的“新宠”。
在2021年,有机构协助客户成功设立国内客户个人最大规模保险金信托。此外,我国第一单亿元信托投保模式的保险金信托也于今年成功落地。
中信信托方面表示,期待有更多的机构加入到保险金信托业务生态中来,通过相互赋能、相互融合、共生共享、共同坚守初心,让更多的家庭享受到更优质的保险+信托服务,共同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需求持续增强
记者注意到,《报告》由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博士后工作站撰写,调研了保险金信托发展的现状与痛点,并提出中国保险金信托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调研对象包括国内保险公司银保渠道、代理人渠道、经代渠道的一线从业人员、国内银行的一线从业人员,以及保险金信托领域的专家,覆盖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95个城市。
报告显示,国内客户对保险金信托的需求持续增强。其中,近七成的调研对象称,有客户主动向其询问过保险金信托,并且其中近一半的客户多次表示对保险金信托感兴趣,希望设立。
但另一方面,报告也指出,与旺盛的市场需求相比,有成功协助客户设立保险金信托经验的调研对象不足30%,各渠道推广保险金信托的潜力尚未充分开发。当前信托与保险行业亟须在队伍建设、模式创新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发力。
具体来看,包括建立权威的培训认证体系,赋予渠道知识、能力与资质;在营销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积极创新;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明确保险金信托的服务边界,厘清市场参与机构和利益相关者的权责。
完善服务能力
在主题为“中国保险金信托发展新动能”的圆桌讨论环节,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联席主任、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表示,保险金信托是一项非常好的金融服务,它是信托回归本源业务的体现,弥补了保险本身很难周全保护受益人的不足,为家庭形成更完整的保障链。但与此同时,保险金信托业务的发展也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制度供给不足,目前该领域的法律及监管政策尚不清晰;二是商业模式有待优化,目前保险公司是该业务的商业利益主体,信托公司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建议信托公司积极探索从“保险+信托”到“信托+保险”的发展路径;三是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商务能力亟待重构。
“当前整个财富管理行业都缺乏权威的职业认证体系,建议信托公司可以尝试建立保险金信托服务的培训认证体系,并向全行业推广。”周小明进一步指出。
对于持续深耕保险金信托业务的初心,中信信托家族信托业务部总经理王楠表示,由于保险金信托是将人寿保险合同的相关权利及对应的利益作为信托财产而设立的信托,相较于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服务的群体更多是普通中产家庭。
“只要有一张保单就有机会设立保险金信托,实现想要长久保护和照顾家人、风险隔离、家庭财产专业化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王楠进一步指出,用保险金信托开启家庭的信托账户,让广大普通家庭享受到信托的财富传承服务,使信托本源服务普及化,可以被视为保险金信托服务一直坚守的初心。
打通应用场景
在论坛上,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钧分享了家族信托的保护保障、保障传承、顶层结构、创新创业、特殊需要及公益慈善六大关键应用场景。
他指出,保险金信托是保护保障型信托的典型代表,并且可以从信托资产端、受益功能端两个端口与现金信托、股权信托、特殊需要信托及慈善信托等类型的民事信托应用场景打通,信托资产复合型及受益功能复合型的保险金信托将是发展趋势。
在张钧看来,财富管理机构必须拥有打开家族信托全场景的能力,提供局部场景的信托解决方案或多场景下的整体解决方案,才能更为充分地满足财富人士、财富家庭及财富家族更为广泛的财富管理及价值管理诉求。
记者了解到,保险金信托展业过程中涉及诸多环节,也需要解决多样的问题。具体来看,一方面需要履行审批、成立、登记、开户、估值分配等流程,另一方面还涉及到每个账户的资产管理、信息管理、支付管理、客户管理等工作。
一般来说,信托公司做好保险金信托业务,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业务审核体系,体现业务的零售特征,并能够进行批量化、标准化操作,还涉及同保险公司的系统对接。
在这种情况下,完善的信息系统将提升业务办事效率,减少操作失误,提升客户体验。此外,为了向高净值客户提供优质的财富传承服务,还需要不断提升财富管理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