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答卷|“三件大事”带动河北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2-2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京津冀协同发展“红利”惠及燕赵大地;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关键阶段,启动区城市框架逐渐拉开;乘冬奥东风加快打造全省发展重要一翼,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为河北发展带来前所未有重大机遇和战略支撑。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举全省之力推动“三件大事”齐头并进,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迈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征程。
借势国家战略“强身健骨”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一辆载着集装箱的大车从卡口驶入指定海关通道,车牌号、载货重量等信息在旁边电子屏上显示,道杆自动抬起,车辆快速通过卡口,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0秒钟。
2021年底,这个由京冀两地共建、全国唯一的跨省市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验收,在全国率先打造“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成为京津冀连接全球的一个窗口。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工作人员在廊坊临空经济区建设项目现场工作(2020年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得机场地理优势的河北省廊坊市,推进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与综合保税区深度融合发展,努力与京津实现高端产业链上下游精准衔接、错位互补。2021年,产业项目投资达300多亿元,临空服务中心等一批项目拔地而起。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作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产业协作是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的关键所在。河北精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借势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
寒冬时节,涿州市却呈现一派热火朝天建设景象。投资约100亿元的中国五矿涿州科技产业园项目,将重点引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科技型产业,园区全部建成运营后,预计新增产值50亿元、就业岗位1万个。
这是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交易中心(2021年11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2021年11月,首衡河北新发地智慧冷链物流园一期项目在高碑店市正式运营,这里汇聚了来自北京西南郊、京深海鲜等市场的商户,拥有6座大型智能冷库,预计最高存储能力20万吨。
“这个项目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名副其实的‘城市大冰箱’,提高了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仓储保鲜能力。”首衡河北新发地总裁魏树俭说。
这既是一场地理位置的“大迁徙”,也是一次生产力的重塑。目前,河北已承接京津转入企业和单位近4万家、涉及投资1.28万亿元,北京现代汽车沧州工厂、张北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河北三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观察细胞生长情况(2021年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背靠北京和天津雄厚科技创新资源,“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科技创新链在京津冀区域加快形成。廊坊市北三县协同发展办公室主任张忞说,廊坊市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打造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聚焦北京“摆不下、离不开、走不远”的功能和产业,已建成兴远高科、谊安医疗等20多个科创园,亩均投资强度达400万元,入驻科技型企业780多家,大约60%来自北京。
记者从河北省政府了解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力推动了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十三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2%,高新技术企业从2000多家增加到9000多家,到2021年底突破1万家。2021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38.8微克/立方米,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锚定千年大计打造“新增长极”
刚刚过去的2021年,雄安新区全社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7.88%。夜幕之下各建设片区灯火通明,一道“地上银河”越来越亮。
站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会展中心五层室外露台极目四望,视线顺着启动区南北中轴线,掠过人工湖、巨大的石质日晷“时间之眼”和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满眼尽是热火朝天的大规模建设场景。10多万建设大军不舍昼夜,忙碌施工。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落子,其意义在于能够在中国不沿海不靠边的地方,打造一个新时代可复制的城市样板,打造新时代现代经济体系的新引擎。从长远看,将发挥对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神州答卷|“三件大事”带动河北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