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让“90后”读懂上海这40年

发布时间:2019-09-2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90后”,对城市的40年变化了解多少?

   今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们策划了一系列普通人视角的上海改革开放40年展览。

   深度参与后,有学生惊叹于粮票的存在与消失;有学生忽然意识到,原来习以为常的肯德基、星巴克,是这些年才出现的;有学生说,原来这座城市今天的繁荣,也是经过老一辈的艰苦拼搏;有学生感动于书信的仪式感,认为媒介的便捷,反而让人与人的情感交流缺乏分量和珍重……

   普通市民生活的点滴细节,也是了解上海城市40年发展的一个维度。对今天的年轻人,这种了解,可能更有情感共鸣,也更能让他们重新思考当下和未来。

   前20年的生活是如此陌生 而我们竟然完全不了解

   出生于1998年的彭钰雯,如今是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她参与了这次展览“亲历”单元的访谈。本以为只是又一个学校实践、课程作业,但没想到收获远远超出预期。

   1978年至2018年,改革开放40载。上海,是其中的龙头城市之一。如果说上海的40年是一部连续剧,那么每位市民都是这部现实主义剧目里的主人公。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李明洁主导策划了这次展览,她想要做的是让年轻的学生们,从普通市民的角度,了解这座城市40年走过的历史。

   为此,《1978-2018:上海市民的生活记忆》展览被分为3个单元:“亲历”单元,精挑细选了在上海生活工作的十几位普通人,遍布各个年龄层、各种经历,口述回忆他们亲历的上海故事;“亲见”单元,通过摄影家镜头中的街头巷尾,记录日常生活所折射的社会转型;“亲笔”单元,通过40年间百姓的真实信件,展示市民心灵生活史中的代表性切片。

   而彭钰雯负责访谈的,是20路公交车司机王德宝。最初准备问题提纲时,彭钰雯把一切想得很美好:王德宝今年约60岁,在公交公司上了40年班,恰好印证上海改革开放的40年,可以让他讲讲沿路40年来的所见所闻、上海城市的空间变化、乘车行为变化。

   未料,真的与他见面、寒暄几句后,同学们傻眼了。王德宝告诉她们:20路公交车他只开了10年,后面30年都坐在办公室里。于是,准备的大部分问题一概用不上。

   但最终的访谈效果,却超出预期。他说出了更多更有价值的“亲历”。他告诉这批年轻人,过去,20路公交车代表上海的城市形象,想当20路公交车司机,还需要经过选拔,必须家里条件不错、形象不错才行。以前,说起自己20路公交车司机的身份,在社会上是很有脸面的事情。

   后30年坐在办公室的经历,让他能够娓娓道来公交体制改革的来龙去脉,包括人员结构调整、大车型改小车型、公交卡等智能设备出现带来的管理挑战等等。

   公交体制的变化,也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但是比起书本里宏观描述的市场经济改革,一位老公交车司机的娓娓道来,带给年轻人的震撼是不同的,充满丰富的细节和真切的感染力。

   “听完后,忽然发现我和他几乎活在两个世界。”彭钰雯感叹,“40年中,我们作为后20年的人,难以想象原来前20年的生活是如此陌生,而我们竟然完全不了解。仅仅开公交车这件事,也会有那么多有深意的故事。”

   一个意外收获是,在她原本的生活中,自己从来没有关注过城市公交车司机、售票员这个群体。天天坐公交,与他们打交道,但是在年轻人的眼中,这群人仿佛是看不见的。

   “外界说‘90后’比较自我。做了访谈后我发现某种程度上说,我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觉得做自己就好,没有关注更多的群体、更多的他者。”彭钰雯说。

   写信特别有仪式感 每一张邮票都想收藏

   “那时候的人没那么矫情。”说这句话的是生于1993年的杜勇凝,她负责这次展览的平面设计,阅读了大量材料。

   她印象深刻的是“亲笔”单元的一封家书,信里提到了收音机、被子多少钱,怎么买等等。亲人之间在书信里讨论的都是生活琐事,目的性很强。原来那时候家人之间交流,就是很简单质朴的内容。

   “亲笔”单元,主要由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提供书信。中心搜集了上世纪50年代至今海量的民间文献,包括个人日记、工作笔记和私人书信。而这次展出,从约35万封书信中,挑选与改革开放政策相关的14封进行展示。信件的寄件人或收件人都是上海的普通市民。

   学生们负责把信件转录成电子文档。“90后”李闪闪说,有一封书信,她一边打字一边不断地吐槽。那是一个女孩子写给心上人的信,用深切而热烈的语句表达思念之情。几乎每两三行一个括号,括号里一律写着“想你”“吻你”。

   李闪闪没想到那个年代的情侣如此黏人,情感表达如此直白。而当信件到了2010年,同样是女孩子的信,变得冷静理性、平铺直叙。

   “我们这一代人,大概已经没有上一辈年轻时的那种激情。”李闪闪说。她最喜欢的就是信封上的邮票,几乎每一张都想撕下来收藏。摸着信纸,仿佛就能感受到情感表达的分量。原来,写信是一件特别有仪式感的事情。白纸黑字留下来的东西,总是那么走心。

   “从来没有人给我写信。明信片、贺卡也不写。就算现在逢年过节,和父母也只是发个微信,缺乏仪式感。”李闪闪说,她今年的愿望,就是可以手写一封信,过节时寄给父母。

   展览上,一些年轻观众提到几个印象深刻的细节。比如一位女士写给丈夫的信,抱怨丈夫在外地工作回不来,又表达自己很想念。同时说起在家里管家,需要丈夫采购用品。书信的背后,是集体主义年代里,一对夫妻如何精打细算过日子。

   又比如恢复高考的信件,十年动荡在这代人身上有鲜明印记。很多词语现在不常用了,“打破他”“是走狗”,很有年代感。而2000年后的信件里,用语就比较现代,同样是抱怨,用的是“泥马”这种网络语言。

   有一封信,写信人说自己只有小学程度文化,但是一开头,“见字如面”,用词优雅,反而现在即使是大学生,多数也不会用了。有观众开玩笑地说:“感觉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还没这个小学生高呢。”

   一封封书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人情感和印迹。横跨40年的书信,反映不同年代里的生活状态、情感历程。用一种难以撼动的原真性的力量,让大家无声地感受改革开放40年的城市生活变迁。

   不一定完美的东西才有认同感 真实本身就特别美

   生于1994年的侯丹洁是一名观众。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亲见”单元里,老摄影师陆元敏提供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的老照片。影像记忆,以一种扑面而来的瞬间印象,直接表达后20年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侯丹洁忽然意识到,原来现在司空见惯的东西,其实只是近20年才出现的。比如炒股、卡拉OK、海外留学、交响音乐会、中外合资的产品等等。

   还有更多年轻学生,表达自己的触动。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让“90后”读懂上海这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