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河北篇】对接京津 协同发展天地宽

发布时间:2020-07-1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北时强调:

希望河北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河北在哪里?河北环抱京津,版图上“难分你我”,发展上很不平衡。

河北的出路在哪里?河北要在京津冀精准定位,对接京津,服务京津,练好内功。善于借光,更要勇于发光。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河北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奋起追赶,强身健体,燕赵儿女铿锵前进,描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画卷。

北京首发至雄安新区的动车组列车到达白洋淀站。资料图片

建设雄安

首都瘦身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布局雄安,千载难逢。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位于京津腹地,包括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区域,这里迅速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要建设成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4月7日,河北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出这样的声音。

近年,北京市人口已达到2100多万,由此带来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深层次原因是北京承载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不堪重负。同时,京津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也很突出,一面是京津两极“肥胖”,一面是周边地区过于“瘦弱”,差距显著。

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有关专家介绍:雄安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

“协同发展不仅能够解决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有效的疏解问题,同时能够带动河北整个区域的发展,补上经济发展的短板,缩小和北京、天津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说。

产业转移

风生水起

前不久,邓丰国在河北石家庄乐城·国际贸易城开了第二家服装店,现在两个店日均客流量500多人,遇上节假日高峰期,单店的日营业额达4000余元。此前,他在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折腾”了10多年。“石家庄的住宿、人工费用都低,比在北京开店成本要低很多。”

去年9月,回季花告别北京百荣商城和马连道茶叶市场,来到石家庄。“这边交通方便,发的货方便保存。我现在也开了网店,石家庄物流通畅,而且便宜。”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石家庄对接京津商贸等产业转移,建设了乐城·国际贸易城、塔坛国际商贸城等一批商业综合体。

石家庄乐城·国际贸易城重点承接北京服装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疏解转移,项目一期每个商铺以30平方米为单位,共有5万多个。

先“试水”再“下水”。2016年5月,该商城为首批200家北京商户提供3个月的免费商铺,“试水”后自行决定去留。

位于高碑店的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是北京新发地在京外建设的规模最大、综合服务最完善的物流园,一期项目2015年10月底开始运营,直接疏解在京商户4000多个,带动就业岗位近两万个。香蕉经营户郝占旺是首批入驻的北京商户之一,以前在北京一天卖500多箱,现在一天发货2500多箱,生意更“旺”。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是北京转移到河北的体量最大的项目,2014年底签约, 18个月后建成投产,速度之快,让业内点赞。这是名副其实的“现代工厂”,在车身焊接车间,一排排黄色机器人挥舞机械手,搬运、焊接、码件,动作一气呵成……

从北京新发地到河北新发地,从北京大红门到河北白沟大红门,从北京凌云化工到邯郸凌云化工……改变的不仅仅是名称,作为首都,北京功能“瘦身”了;河北积极承接,自身强壮了。

京津研发

河北转化

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京津地区科研实力雄厚,过去很多科研成果越过河北,“舍近求远”直接飞往东南沿海等地转化、孵化,近水楼台难得月。

在河北保定高新区,有两座大厦是地标性建筑,这原本是保定市投资建设的电谷国际商务中心。为了植入中关村的创新基因,2015年保定把“双子座”交给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所属的中关村信息谷管理公司运营,建设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这一举动还曾引发不同议论,随着时间推移,93家科技型企业进驻“双子座”,其中一半来自北京。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总经理扈德辉说:“我们最初就是想把中关村的理念和技术引入保定,为当地的转型发展提供支撑。”随着合作的深入,思路也在变化。创业者在楼宇内完成研发,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孵化。

目前,保定高新区和北京合作建设LED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天津签约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和清华大学合作打造同方智慧谷等项目,越来越多的来自京津的技术开始在保定“挂果”。

近年来,中关村与河北各地的合作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2014年5月,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正式挂牌,这是中关村海淀园在京外首个“分店”。曹妃甸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8家中关村企业落地……(记者徐运平 张志锋)

“轨道上的京津冀”逐渐形成

“早进京津石,当晚可回家”

一趟动车,事业在这头,亲情在那头。

今年25岁的刘新希老家在河北容城县城,2014年大学毕业后,她独自到北京工作。

刘新希在一家门户网站工作,住在北京北五环。“大巴末班车18:15发车,实在赶不及了就和别人拼车。”刘新希说,拼车费每人90元,在市区就要走两个小时,遇上堵车就更麻烦。

乘车不便,她只有等到假期才能回家。“平时周末想回容城,就要赶周六早上8:10的第一班大巴,到家也10点多了。”过去三年多,刘新希回家总感觉路漫漫,返京上班同样伴随着行程的紧张与内心的不舍。每次都是在假期最后一天才舍得离家,为了顺利买到车票,她不得不中午就到客运站买票。“在家的时间又少了小半天,这短短的半天多珍贵啊!”

2015年12月,津保铁路开通,白洋淀站正式投用,加速了京津冀交通圈的形成。这个家门口的车站,好像是“专”为刘新希这些人修的。从那时起,她就盼望着有一辆开往北京的列车,成为她和故乡之间的亲情纽带。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7月6日,北京南至雄安新区的动车组开行后,全程约80分钟,比目前驾车快1个小时。刘新希与家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砥砺奋进的五年·河北篇】对接京津 协同发展天地宽